震雷动地音元寂,白月当空指即迷。
天下老师应锁口,此公不肯止儿啼。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题古塔主语录》是宋代诗人王炎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震雷动地音元寂,
白月当空指即迷。
天下老师应锁口,
此公不肯止儿啼。
诗意:
这首诗以一种寓言的方式探讨了言论自由和思想解放的主题。作者通过描绘震雷和月亮的对比,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中言辞受限、思想受压抑的不满和呼吁。作者认为真正的老师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被外界的束缚所迷惑,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使用象征意象和隐喻手法,将作者对自由思想表达的渴望和对社会现状的批评融入其中。首句"震雷动地音元寂"中,震雷代表着激情和力量,地音元寂则暗示着社会的沉默和压抑。这种对比突出了作者对于真实声音和真实思想的渴望。
接着,"白月当空指即迷"一句通过把月亮与社会的权威和规范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压力和束缚的不满。白月的明亮和高悬,使人们望而生迷,而这种迷失则暗指对于真理的迷茫和对个体思想的扭曲。
最后两句"天下老师应锁口,此公不肯止儿啼"则强调了作者对真正的老师的期望。在当时,老师被期望为社会的权威和道德典范,但作者认为真正的老师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勇于发声,不被社会的规范所束缚。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寓意深远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思想和真实表达的渴望,对社会压力和限制的批评,以及对真正的老师角色的重新思考。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诗词传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和思想,引发读者对于自由、思想解放和个体权利的思考。
今年陪元戎游升山,诘朝始克修故事,则向之龙蛇满壁者,易以山水矣。拍阑一笑。游兄、几叟分韵得苦字,为赋商调龙山会九日无风雨。一笑凭高,浩气横秋宇。群峰青可数。寒城小、一水萦洄如缕。西北最关情,漫遥指、东徐南楚。黯销魂,斜阳冉冉,雁声悲苦。今朝黄菊依然,重上南
杯中畴昔共江天,倾座新诗报警联。海浦寸心空共月,京华双鬓各凋年。交情敢说同方友,句法甘从弟子员。有意数从文字饮,何须争着祖生鞭。
酷爱看花懒种花,知心惟有故人家。花开兮送花残取,娱老扶衰度岁华。
秋风望塞,征夫何日归?新凉抛纨扇,沈忧减裙围。鸿雁西北来,哀哀乞寒衣。裁缝宵独坐,红烛对清辉。
羸躯苦善病,日与药裹亲。藉彼参苓功,扶此忧患身。思君苦饥渴,相怜同病人。余身本蒲柳,宁竢秋风晨。君诚松柏姿,何患不长春。容面一若丹,鬓发一若银。来日安可期,往事曷足陈。不能罄君罍,奚以浣我尘。吹笙将鼓瑟,惭余非嘉宾。
银灯清谈久,乡情异路真。醉能忘世故,狂欲静风尘。细踏梅花月,长讴栗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