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江南一道兵,匆匆据石各论情。
功成与尔游沧海,此语当初是至诚。
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爲襄乐令。神宗元丰中,应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宜文字。元丰六年(一○八三),因作《西征回途中》诗,贬监邕州盐米仓,改监郴州酒税。哲宗元祐初,以司马光荐,爲监察御史,又因言事出通判虢州。元祐九年(一○九四),以秘书少监出使辽国,使回爲陕西转运使,歷知陕、潭、青三州,元符中罢。徽宗即位,召爲右谏议大夫,旋出知定州,改同州。入元祐党籍,贬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復集贤殿修撰,卒于政和中。着有《画墁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爲八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张舜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画墁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鲍廷博刊《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鲍本)。四库所辑张舜民诗较草率,今又从《永乐大典》残本中辑得二十九题三十三首,编爲第五卷。又《画墁集》卷七、卷八爲《郴行录》,中有记行诗十二首,再益以自《全芳备祖》等书中所辑集外诗及断句,合编爲第六卷。
《题狠石》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舜民。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北江南一道兵,
匆匆据石各论情。
功成与尔游沧海,
此语当初是至诚。
诗意:
这首诗以江北和江南两地的士兵为题材,表达了士兵们在不同地方奋斗的情感。诗人通过描述士兵们匆匆忙忙地聚集在石头旁边,彼此交流着各自的情感。当他们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后,他们中的一些人会离开江北,前往遥远的沧海继续探索。诗人认为这些士兵之间的誓言和誓约是最真挚的。
赏析:
《题狠石》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展现了士兵们的情感和他们在江北和江南之间的奋斗。诗中的"江北江南"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地方,表达了士兵们分离的痛苦和不同地域间的差异。"据石各论情"表明士兵们在此地聚集,彼此交流他们的感受和情感。"功成与尔游沧海"描绘了一些士兵在取得战斗胜利后选择远离江北,前往更广阔的沧海,继续他们的冒险和探索。最后一句"此语当初是至诚"强调了士兵们在最初的誓言和誓约中的真诚和坚定。
整首诗以简短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士兵们的决心和忠诚,同时也揭示了他们在不同地方奋斗的辛苦和牺牲。这首诗通过表达士兵们的情感和选择,展现了他们对理想和冒险的不懈追求,以及他们在胜利后的决心和奋斗精神。
平生秉微尚,况是多疢疾。弱冠弄柔翰,名忝荐贤籍。辞归班生庐,无事缠胸臆。闲居五六年,门无车马客。亲友劝我出,结束赴朝列。驱车入市门,悲鸣衢路侧。回回历三春,僶俛就兹役。于心已不竞,亦复滞文墨。幸存昔贤轨,吾愿自此毕。
从前相辅皆频出,独在中书十五秋。太岳汾阴封祀了,这回好共赤松游。
点画诸宫初献巧,裁缝中禁又迎祥。周南永播河洲化,仰佐鸿明烛万方。
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未似初圆欲午时。
神仙谓无还似有,秦汉可怜空白首。会须一蹑青云梯,与子同祛千古疑。
何言访衰疾,旌旆重淹留。谢礼诚难答,裁诗岂易酬。江清寒照动,山迥野云秋。一醉龙沙上,终欢胜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