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华严经诗》

黼幄思贤已再三,诏书将拆紫泥缄。
嘉言一句利天下,何必金文更彻函。

作者介绍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题华严经诗》是夏竦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圣贤思想的敬仰和推崇。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黼幄思贤已再三,
诏书将拆紫泥缄。
嘉言一句利天下,
何必金文更彻函。

诗意:
诗的开篇,描绘了作者内心对贤者的思念和崇敬之情。随后,作者提到一封诏书即将打开,这封诏书原本被封存在紫泥的封套中。作者认为,真正有益于天下的言辞只需要一句简洁明了的嘉言,而不需要华丽的文字装饰。

赏析:
这首诗以简短的篇幅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诗人夏竦通过对贤者的思念和对诏书的描写,寄托了自己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他认为,真理并不需要过多华丽的辞藻来装饰,只需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就能为天下带来利益。这种观点体现了夏竦对于实用主义思想的崇尚,强调言辞的简明扼要和对于实际效果的重视。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了作者的思想,表达了对真理和知识的珍视,以及对于实用主义的倾向。这种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诗风,使得这首《题华严经诗》成为宋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之星。

  • 《夏夜宿江驿》

    竹屋临江岸,清宵兴自长。夜深倾北斗,叶落映横塘。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却愁南去棹,早晚到潇湘。

  • 《宗禅人出丐求颂》

    万指生涯一钵归,丛林宗尚默无机。道耕自信我寒槁,妙用相烦君发挥。薜荔藩篱秋蔓衍,女萝窗户月依衡。时时处处通消息,物象都卢入范围。

  • 《次韵乐天山居》

    不能蚤岁作农夫,强学为儒途路迂。老有微官沾薄禄,钝无捷径上荣衢。遥峰窣堵似屏展,近岸拒霜如锦铺。莫笑吾庐大幽寂,眼前此景一村无。

  • 《八声甘州(送春韵)》

    看飘飘、万里去东流,道伊去如风。便锦缆危潮,青山御宿,烟雨啼红。愁是明朝酒醒,听著返魂钟。留得春如故,了不关侬。春亦去人远矣,是别情何薄,归兴何浓。但江南好□,未便到芙蓉。念今夜、初程何处,有何人、垂袖舞行宫。青青柳,留君如此,如此匆匆。

  • 《长句寄周舍人子充》

    省斋先生太高寒,肯将好官傅好山。又告君王觅闲散,要读短檠三万卷。州家新画瑞雾图,渠莫错认何关渠?青原两公复双起,山川出云不在此。自怜无地寄病身,四海知己非无人。老穷只是诗自悟,春色撩人又成句。

  • 《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

    为是仙才登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闲花半落犹迷蝶,白鸟双飞不避人。树影兴馀侵枕簟,荷香坐久著衣巾。暂来此地非多日,明主那容借寇恂。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