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性爱雨花爱晴,同倚东风不同情。
春光三月浓于酒,双鸠醉寐不复鸣。
双鸠不鸣花相语,无令鸠醒叫天雨。
《题画》
鸠性爱雨花爱晴,
同倚东风不同情。
春光三月浓于酒,
双鸠醉寐不复鸣。
双鸠不鸣花相语,
无令鸠醒叫天雨。
中文译文:
鸠儿喜欢雨天,花儿喜欢晴朗,
虽然都依靠东风,但情感不同。
春光在三月份更胜美酒,
双鸠陶醉地沉睡,再不鸣叫。
双鸠不再鸣叫,花儿自相倾诉,
以免惊醒鸠儿,让它再度引来雨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张邦奇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鸠和花为意象,通过对它们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和谐自然的情感。
首先,诗人描述了鸠儿喜欢雨天,花儿喜欢晴朗的特点。鸠儿和花儿都依靠东风,但它们对天气的喜好却不同,呈现出各自独立的情感。
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春天,将春光与美酒相比,将春光的美景比喻为浓酒般的醇美。在这美酒般的春光中,双鸠陶醉地沉睡,不再鸣叫,仿佛被春光所陶醉。
最后两句表达了花儿之间的相互倾诉,花儿们通过花语传递信息,而不让鸠儿醒来,以免打破这美好的春光和引来雨天。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丰富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和和谐。诗人通过对鸠和花、春光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淡泊、自然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和谐境界的追求。
隐路高高入翠微,人亡宅在有馀悲。自圆溪月知吟处,不散岩云忆卧时。素壁尘昏三纪貌,白杨风老几寻枝。草堂故集篇篇好,要与商翁续紫芝。
先朝赐第白玉京,五世不出长安城。每闻三岁射策罢,诸生盛服趋天庭。禁门漏尽开九重,阙角仿佛晨光红。衣冠是日集殿下,金支翠旗色相射。空雷隐隐车转毂,鸣梢一声禁籞肃。须臾云开飞六龙,皇帝亲御蓬莱宫。宫槐满庭白日长,侍臣玉立分两厢。众星煌煌拱北极,龙须负扆天中央。
贝叶新传宝藏经,圣心端为福群生。从今物自无疵疠,安用桐君纪药名。
宫墙无地可穿窬,犹幸先人有敝庐。仕版可羞宁毁瓦,儒冠曾误枉收书。供柴我合同收炭,寄食君当自办蔬。此理晓然明似境,何须足下肆耕锄。
何处观文献,如公尚典刑。诗先获麟作,字本换鹅经。牛斗漫宝气,虚危须德星。无为偃薄计,不晚诏除听。
一别几寒暄,迢迢隔塞垣。相思长有事,及见却无言。静坐将茶试,闲书把叶翻。依依又留宿,圆月上东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