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说惠崇真画师,生绡四幅见天机。
鹭翻桃岸韶光妩,鹅漾莲塘暑气微。
风劲宾鸿霜始肃,寒欺花鸭雪初飞。
分明知是丹青卷,仍欲沙头唤渡归。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题惠崇着色四时景物》是宋代楼钥所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描绘四时景物为主题,展示了画师惠崇的绘画技艺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
诗词通过描述惠崇的绘画作品,以及描绘出的四季景物,呈现了鹭鸟翻飞在桃树岸边的优美场景,以及鹅在莲塘上荡漾的夏日景象。其中,作者以生动的笔墨表达了秋风劲烈的景象,伴随着归鸿带来的初霜,以及冬日中的花鸭在雪中飞舞。整首诗以四时景物为线索,刻画了自然界的景象和气氛变化。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旧传惠崇是真正的画师,
他的绘画作品见证了四季的变化。
白鹭翻飞在桃树岸边,优美的光景使人陶醉,
鹅在莲塘上荡漾,夏日的炎热微微消散。
秋风劲烈,归鸿带来初霜的凛冽,
冬天的寒冷欺骗了花鸭,雪花刚刚飞舞。
明明明白那是红墨的卷轴,
我仍然想在沙头上呼唤船过河。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展示了四时景象的变化,以及作者对绘画艺术的赞叹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的描写充满生动的意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季节的变迁和自然风光的美丽。作者通过文字的选择和组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四季交替时的细微变化和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整首诗词以写景为主线,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四时景物的变化与绘画艺术相结合,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热爱与敬仰之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不仅能够感受到四季之美,还能够领略到诗人对艺术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这使得这首诗词在艺术审美和人文情感上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松窗永日度冰颸,坐觉清阴寸寸移。境静故应閒可乐,形臞犹有闰相随。尘埃末路思千里,风露何年饱一枝。百岁穷通吾自了,闭门长咏子桑诗。
杖屦东风欲滥巾,小舟重泊一亭春。醉看梅月无新语,老与溪山作故人。意气不惊双白鬓,功名忍负百年身。我来又续题诗柱,敬为刘郎细拂尘。
淑女云亡久,哀丘尚著名。九原谁可作,千载或如生。青骨何时化,荒榛此地平。空馀图谍在,不复启佳城。
难得雪成持,不标风无赖。生来避闹蓝,行不超色界。
满甑熟炊无米饭,半途长接不来人。但持此语诸方去,博得知音一笑新。
扫残竹径随人坐,凿破苔矶到处棋。一水楼台开晓镜,万山花木领先春闱。雪中便有回舟兴,林下岂无烧笋时。莫待东风吹柳絮,眼穿笼鹤绕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