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堪多难百忧攻,三十衰容一病翁。
却把西都看花眼,断肠来此哭东风。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题荐严院》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西都(指京城)观赏花景时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逝去的东风的哀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那堪多难百忧攻,
三十衰容一病翁。
却把西都看花眼,
断肠来此哭东风。
这首诗词的诗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忧伤的心情:诗词开头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多难和百忧,暗示了他所经历的困境和痛苦。这种忧伤的心情贯穿整首诗词,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痛苦感受。
2. 时光流转:第二句“三十衰容一病翁”表达了作者年事已高,容颜已衰,身体也受到疾病的折磨。这句话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3. 对花景的观赏:第三句“却把西都看花眼”描绘了作者在西都观赏花景时的目光迷离,暗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和感慨。
4. 对东风的哀思:最后一句“断肠来此哭东风”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东风的哀思和怀念之情。东风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而作者的哭泣则暗示了他对逝去时光和逝去美好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思念和珍视之情。同时,诗词中运用了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诗词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
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悬三雀观,霜度万秋门。艳舞矜新宠,愁容泣旧恩。不堪深殿里,帘外欲黄昏。禁苑春风起,流莺绕合欢。玉窗通日气,珠箔卷轻寒。杨叶垂金砌,梨花入井阑。君王好长袖,新作舞衣宽。
养赡浑家,贪求活路,身如傀儡当场。被他名利,把戏引来忙。牵惹千头万绪,使作得、举指猖狂。夸体段,摇头弄影,驰骋好容光。遇师亲说破,行尸模样,走骨趋跄。乞悬丝相似,莫有无常。急认壶中云水,叩玄关、麻麦馨香。龙蟠虎,汞铅烹炼,丹结做蓬郎。
同和日云稀,怜君复远违。青山双屐在,白首一帆归。野烧浮残雨,寒林散夕晖。因兹忆畴昔,相对各沾衣。
门巷萧条长绿苔,经旬清坐罢传杯。麴生风味那忘得,少待吾家芍药开。
幅巾戏漉彭泽醅,尺书间觅来禽栽。东坡居士五年久,真主未遽求盐梅。扁舟夷犹水刻窟,双履秃缺峰峩嵬。招揖西山与东鲁,回首阊阖并玉台。标榜高甍方外景,不染时世毫端埃。倚空千重翡翠盖,落日万顷琉璃堆。兴酣鱼鸟安乐国,喜溢仆驭陶家罍。惜哉二老削旧迹,不论石上并墙隈。
弹铗归来乎,暂作苏台客。昂昂岁寒姿,依然返故壑。诗卷浩千万,斗大室难著。往哉制巨鳌,肯恋华亭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