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巾山广轩次韩无咎韵》

铃斋逼仄未销忧,暇日聊为帢帻游。
乔木中间藏古寺,篮舆直上得名流。
岂无云水连孤屿,亦有山林望一州。
后日玉霄峰顶去,忆经行处为回头。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题巾山广轩次韩无咎韵》是宋代曾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铃斋逼仄未销忧,
暇日聊为帢帻游。
乔木中间藏古寺,
篮舆直上得名流。
岂无云水连孤屿,
亦有山林望一州。
后日玉霄峰顶去,
忆经行处为回头。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巾山广轩次韩无咎时的心境和感受。作者在铃斋中郁郁不得志,心中充满了烦恼。然而,在闲暇的日子里,他选择戴上帢帻(一种古代头巾)游览巾山,以排遣内心的忧愁。在巾山的乔木之间,隐藏着一座古寺,篮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直接驶上山顶,可以得到名流的赞誉。虽然这里没有云水相连的孤屿(孤立的小岛),却有山林可以望见整个州城的美景。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作者登上玉霄峰的顶峰时,他将回忆起自己修行的地方,并为此而回头。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自然山水和游览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通过描述巾山的自然景观和古寺,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铃斋逼仄和未销忧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烦恼,而在自然风光的陪伴下,他选择了带上帢帻游览,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作者用"乔木中间藏古寺"的描写表达了自然与宗教的结合,山林中的古寺成为作者心灵的寄托和净化之地。篮舆直上得名流,表达了作者的追求和对名利的向往。诗中的"岂无云水连孤屿,亦有山林望一州"描绘了自然山水的广阔与壮丽,以及山林之间的连绵和辽阔。

最后的两句"后日玉霄峰顶去,忆经行处为回头"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去的回忆。玉霄峰顶成为作者向往的目标,同时也是作者修行的地方,对此的回忆使他产生了回头的念想。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写与感受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纷繁和追求。同时,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宗教和人文的向往,并通过游览山水的方式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 《怀华顶道人》

    华顶星边出,真宜上士家。无人触床榻,满屋贮烟霞。坐卧临天井,晴明见海涯。禅余石桥去,屐齿印松花。

  • 《春早四首》

    清明未雨下秧难,小麦低低似剪残。穷巷萧然惟饮水,家童忽报井源乾。

  • 《渐至涪州先寄王使君》

    治教通夷俗,均输问大田。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毒雾含秋气,阴岩蔽曙天。路难空计日,身老不由年。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星郎复何事,出守五溪边。

  • 《徐氏建华亭学诗》

    渠渠新学,徐卿始作。伊谁克完,季子仲宽。维此新学,始亦甚隘。爰斤爰构,以就于大。其大维何,有门言言。有堂轩轩,有庑骞鞬。有阶平平,高墉连连。凿池溅溅,树木芊芊。凡民之俊,其来如云。小心鞠躬,不軿以勤。维昔玄圣,训言斯明。百工居肆,匪肆不成。嗟嗟尔俊,亦既知

  • 《酒边次韵》

    天末星流小似萤,因将时事语家庭。久晴未厌田多雨,从醉难教我独醒。梅下有人编野史,竹间犹子课羲经。昨年喜不为身累,闭户何求阮眼青。

  • 《述怀答东田弟》

    六十不归去,八年空及瓜。何时觞北渚,陪汝弈东沙。仙构须依竹,吾庐亦寄槎。赓吟犹有日,棠棣正敷华。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