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堂阶岂高,数寸是苔藓。
只恐秋雨中,窗户亦不溅。
眼前无此物,我情何由遣。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莓苔时雨湿,
茅堂数寸高。
怅望秋雨中,
窗户不沾湿。
眼前无此物,
心事如何释。
译文:
莓苔被雨水湿润,
茅堂只有几寸高。
黯然望着秋雨中,
窗户上却未沾湿。
眼前并没有这样的景物,
内心的烦恼如何释怀。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景象,以茅堂和莓苔为题材。茅堂的高度只有几寸,被莓苔覆盖,而秋雨滂沱却无法沾湿窗户。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自己无法摆脱内心纷乱的情感困扰,感叹现实与心境之间的落差。
赏析:
通过描写茅堂和莓苔的状况以及窗户上的秋雨,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茅堂低矮的高度和莓苔的滋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压抑和心情的混乱。而秋雨滂沱却无法溅湿窗户,暗示了诗人无法逃避现实的困扰。诗人难以释怀的心情,通过描述眼前的景物,给予读者一种深切的体验,使得诗词充满了情感的共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常常面临的心理困扰与情感纠结,引发了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共鸣。
春到不择地,石傍花自开。
令月浓于耜,丰年兆太平。片飞何粲者,磈落太麤生。薛凤崩腾势,巫猿寂寞声。冰溪无豕渡,樵路有人行。巴峡疑无路,蓬山似有神。极涵天地混,光助日星新。开拓大千界,铺张九十春。闭门经几日,饥杀咽螬人。
曳杖上江城,清宵破二更。月回高树影,风壮急滩声。野艇鱼罾举,优场炬火明。湖塘正如此,回首忆柴荆。
芒芒北邙山,高坟尽无主。惟有石麒麟,相向立秋雨。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皁。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关山劳眺望,宇宙忆经行。地隔南溟断,天低北斗横。高谯开远柝,孤枕历寒更。只影惟堪吊,殊乡鲜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