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三十六,写貌在丹青。
我今四十六,衰悴卧江城。
岂比十年老,曾与众苦并。
一照旧图画,无复昔仪形。
形影默相顾,如弟对老兄。
况使他人见,能不昧平生。
羲和鞭日走,不为我少停。
形骸属日月,老去何足惊。
所恨凌烟阁,不得画功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题旧写真图》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从三十六岁到四十六岁的变化和衰老之感。
诗中,作者回顾自己三十六岁时写下自己容貌的画像,称其为旧图。而到了四十六岁的时候,作者已经显现衰老和憔悴的迹象,与十年前形象相比已有明显变化。他感慨地说,年老不仅与时间有关,还与经历众多的艰辛和苦难有关。
在旧画和自己的面对面时,作者感到自己形影相吊,像是年轻的弟弟和老去的兄长相对。而如果他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老态,又怎能不觉得平生所作皆为虚假呢?作者以羲和鞭日走的典故表达了时间飞逝的感叹,自己的身体随着日月变老,这是不足为奇的。
然而,作者最大的遗憾是无法因画功名而得到名利。凌烟阁是唐玄宗为了悬挂名臣画像而设立的画廊,作者暗示自己没有机会登上这座阁楼,成为一幅名画。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向往和叹息。
整首诗以自我叹息和对衰老的描写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自身衰老的感慨和对未能成名的遗憾。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名利和对时间不可遏制的认识。通过对时间和形象的对比,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思考和人生的无常。
光阴倾与篆烟消,十八年华似昨朝。久负君恩惭老大,已衰心力叹飘萧。官闲自可从乡饮,情至因忘对客谣。一笑春红真漫耳,傍人已道色全饶。
空山雪片大如盘,有客远在孤馆眠。翰林喝马不到地,白帝叱驭亲行鞭。疾驱滕六笞飞廉,六花急舞狂且颠。玉皇香案口读宣,深衣大带依然仙。东里先生履欲穿,湿透布袜枵囊缠。高谈雄辩炉亭边,不有义意谁肯前。阳羡山中春信传,两骖已发垂虹鞭。诸君急棹山阴船,子猷逸兴今翻然。
潞公曩自蜀遄归,约仅逾年秉政机。当日燕毛谁与并,后来接踵未应稀。从星元合陪天柱,戴气宁当远日畿。会看传宣燕私第,赐香成雾彩成围。
绿篠欹墙叶叶声,夜凉风细露华清。飘零何幸逢公子,邂逅相看不世情。拟向伯伦求酒颂,不知东野解诗鸣。三峰峰下文章伯,应忆当年阮步兵。
将何写幽意,有此古桐声。为问好弹处,谁来听蟹行。
缆解鸥飞处,船移柳影中。林户桃李月,浦溆蕙兰风。酒浅能无醉,歌长惜有终。赋诗聊泚笔,寓意未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