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
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二墨禅堂》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
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
诗意:
这颗心最初没有所执着,与一切事物都融为禅意。
如何将一颗墨丸,展开卷舒,化作山川。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苏辙对禅宗思想的领悟和对艺术的理解。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变化和心态的转变。诗人说自己的心初时没有所执着,每一件事物都能以禅意来对待,体现了禅宗的内心平静和超脱。禅宗注重超越世俗的束缚,以及与自然、事物的和谐共处。
接着,诗人运用比喻,以墨丸喻示自己的心境和创作的方式。墨丸是墨汁凝聚而成的小球,有一定的形状和局限性。然而,诗人以墨丸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将心境展开、卷舒开来,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表达将之化作山川的意愿。这里的山川可以理解为诗人所表达的景物、自然,也可以是对人生、世界的理解和诠释。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禅境和艺术的追求,强调心境的宁静和创作的自由。通过禅境的体悟和艺术的表达,诗人希望能够超越尘世的纷扰,以自由的心态和想象力来描绘山川的美丽。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辙对禅境和艺术的独特理解,传递了他对自由创作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一月在天,影含众水。只如双剑峰头月,何似芙蓉溪上月。芙蓉溪上月,何似泐潭潭底月。若道同,东西各一涯,若道别,天无第二月。
风恶波狂身似闲,满头霜雪背青山。相逢略问家何在,回指芦花满舍间。
谩捐儋耳非长策,便戮先零亦少恩,整了六师须禁暴,本朝地气要长存。
幽径入桑麻,坞西逢一家。编篱薪带茧,补屋草和花。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传呼戒徒驭,振辔转林麓。阴云拥岩端,沾雨当山腹。震雷如在耳,飞电来照目。兽迹不敢窥,马蹄惟务速。虔心若斋祷,濡体如沐浴。万窍相怒号,百泉暗奔瀑。危梁虑足跌,峻坂忧车覆。问我何以然,前日爱微禄。转知人代事,缨组
雁叫淮南欲雪天,倚楼无味抱愁眠。算从沧海白云际,行到黄州赤壁边。万事忌于怀壮志,一生穷为耸吟肩。鬓间白者休教镊,要使天知老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