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堂生虚明,未悟追隐吏。
无乃隐非时,唯应喧可避。
移花莫伤根,种竹不改翠。
床中置素琴,亦见陶潜意。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题吏隐堂》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新堂生虚明,未悟追隐吏。
新建的堂宇中散发着虚幻的光明,我还没有领悟到隐居的官吏的追求。
无乃隐非时,唯应喧可避。
或许隐居并不适合现在的时代,只有喧嚣的世俗才能被避开。
移花莫伤根,种竹不改翠。
移动花朵时不要伤害根部,种植竹子也不会改变它们的翠绿色。这句话意味着隐居者应该保持内心的恒定和纯洁。
床中置素琴,亦见陶潜意。
在床上放置一把素琴,也能感受到陶渊明的意境。这句话表达了隐居者对于清雅和自然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新堂的虚幻光明、隐居者的追求和对于喧嚣世俗的回避,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于清雅自然的追求。同时,通过引用移花莫伤根和种竹不改翠的比喻,强调了隐居者应该保持内心的恒定和纯洁。最后,提到床上的素琴,表达了隐居者对于清雅和自然的追求,并借用陶渊明的名字来强调这种追求的深刻意义。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于清雅自然的追求,给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间。
三界无法,何处求心。风生虎啸,雾起龙吟。泥中有刺,绵里有针。华鸟隔墙相唤甚,十分春事到家林。不堕前后,独超古今。唤回千岁梦,飞出九皋禽。无栖泊,勿猜斟,只个虚空等样心。直下一槌光迸散,斩新弹子出炉金。
白苹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
掩扉当太白,腊数等松椿。禁漏来遥夜,山泉落近邻。经声终卷晓,草色几芽春。海内知名士,交游准上人。
壮士如驹出渥洼,死眠牖下等虫沙。老儒细为儿郎说,名将皆因战起家。
季世罕上寿,百岁为长年。轩皇不可见,颜冉复谁怜。安期乘彩虹,羡门驾紫烟。朝游蓬莱岛,夕宿曾城巅。常恐声风枝,摧折沧海田。徒令骊山客,想望称神仙。
剪舌双鸲鹆,朝来学语新。祝尧千万寿,岁岁乐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