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如大国,小山如小邦。
低树无附丽,洪涛恣舂撞。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题零陵石屏》是宋代舒岳祥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山的崇敬之情,并通过对比大山与小山的差异,寄托了对大国与小邦的思考。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大山像一个大国,
小山像一个小邦。
矮树没有附着的美,
洪涛无拘束地冲撞。
这首诗词通过大山和小山的比喻,展示了作者对大山的景象的描绘。大山象征着宏伟、壮丽的大国,而小山则象征着渺小、微弱的小邦。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大国的敬仰和对小邦的关切。
在诗中,作者提到了"矮树没有附着的美",这句话暗示了大山上的矮树虽然没有高耸入云的姿态,但它们没有被其他事物所依附,展现了一种纯粹和自由的美。这反映了作者对自立自强、不受干扰的态度的赞赏。
最后一句"洪涛无拘束地冲撞"则描绘了大山间奔腾的洪涛,表达了大自然的力量和气势。这种气势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不受拘束地冲撞前行,象征着大国奋发有为的精神。
通过对大山和小山的描绘,舒岳祥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对大国与小邦的思考和观察,以及对自立自强和奋发有为的赞赏。这首诗词唤起了读者对大自然壮丽景象的想象,并引发了对社会和个人境况的深思。
手种梅无恙,苍苔满树身。可怜开较早,不待远归人。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重楼燕子隔天涯,五柳阴疏未聚鸦。十日春寒淹雨雪,几番风信到梨花。横塘水长听莺处,小巷泥深卖酒家。多少朱门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
自笑荒才非世用,功名都付悠悠。断肠怕上夕阳楼。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日月未知忙底事,东生又复西流。古人不见使人愁。秋兰无处采,流水满芳洲。
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
路入永宁方午阴,禅师聊复坐沉吟。欲将门外葫芦水,倒作田间三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