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群贤事已荒,却於纸上见清狂。
茂林修竹今何在,一段风流付夕阳。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题流觞图》是王柏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东晋时期群贤事业的衰落和人物的消逝,以及岁月流逝中风流事迹的付之一炬。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晋时代,群贤的事业已经式微,只能在纸上看到过去的风光。茂密的林木和修竹如今何处去了?一段风流佳话随着夕阳而消逝。
诗意:
《题流觞图》以东晋时期为背景,通过描绘群贤事业的荒废和人物的逝去,表达了时光流转、事物更迭的无情和风华的短暂。诗词中流露出对逝去岁月的惋惜和对风流事迹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东晋时代群贤事业的凋敝和人物的消逝。首句"东晋群贤事已荒"直接点明了东晋时期群贤事业的衰落。接着,"却於纸上见清狂"一句中的"纸上见清狂"表达了过去的事迹只能通过文字留存,再也无法亲眼目睹的遗憾和无奈。紧接着的"茂林修竹今何在"则用茂密的林木和修竹隐喻曾经的繁盛,暗示它们已然消逝。最后一句"一段风流付夕阳"以夕阳之景寓意人物的衰老和风流事迹的逝去,生动地表达了岁月流转中风华的短暂和人事的无常。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意味深长的表达,以及对东晋时期群贤事业的凋零和风流事迹的消逝的描绘,传递出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更迭的感慨和思考。细腻而含蓄的情感流露,使得这首诗词在表达琐碎岁月中的悲凉与人事无常的同时,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孝奉天仪,信维休德。发越徽音,礼文靡忒。永保嘉祥,时万时億。归于东朝,含饴燕息。
天命靡有常,空视时运覆。珍重山间翁,抱道庸自玉。欣髯发清兴,开轩恣遐瞩。空谷閴无人,惟有云相逐。山翁为有知,恋恋情绻缛。绻缛林中薪,歌已禽声续。勿谓有倾颓,维心常位育。顾我无依归,犹然嗜幽独。愿结金兰交,共兹南山麓。
此君仍佩紫,直节自来孤。欲倩文夫子,招邀入画图。
少年飞翠盖,上路勒金镳。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千金笑里面,一搦掌中腰。挂缨岂惮宿,落珥不胜娇。寄语少年子,无辞归路遥。
何年移植在僧家,一簇柔条缀彩霞。锦带为名卑且俗,为君呼作海仙花。
愁怀端赖麴生开,厚地高天酒一杯。未免有情难遣此,本来无物却沾埃。杨枝马上驰成骋,桃叶横江去不回。醉死何劳人荷锸,笑他刘阮是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