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不可招,寥寥风月魂。
空堂掩遗像,幸此配老禅。
举世人浇薄,云谁知子贤。
竟陵樵牧地,陈迹岂复存。
我欲歌子诗,三叹抚无弦。
瓦登荐秋菊,酌此石井泉。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题陆羽祠堂兼寄李援援有诗殊佳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陆子不可招,寥寥风月魂。
空堂掩遗像,幸此配老禅。
举世人浇薄,云谁知子贤。
竟陵樵牧地,陈迹岂复存。
我欲歌子诗,三叹抚无弦。
瓦登荐秋菊,酌此石井泉。
诗意:
这首诗词是张耒题写陆羽祠堂的作品,同时也寄托了对李援援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陆羽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的才华和品德的称赞。诗中描绘了陆羽的形象和他所处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陆羽事迹的怀念和对他所创作的诗歌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陆羽的形象和他所处的环境,展现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中的"陆子不可招,寥寥风月魂"表达了诗人对陆羽的敬仰之情,将他视为风月之魂,不可招引。"空堂掩遗像,幸此配老禅"表达了诗人对陆羽的纪念之情,将他的形象留存在祠堂中,与老禅师相配。"举世人浇薄,云谁知子贤"表达了诗人对陆羽才华和品德的称赞,认为世人对他的了解不够,不知道他的才能和德行。"竟陵樵牧地,陈迹岂复存"表达了诗人对陆羽事迹的怀念,认为他在竟陵的樵牧地上的足迹已经不复存在。"我欲歌子诗,三叹抚无弦"表达了诗人对陆羽所创作的诗歌的赞美之情,想要歌颂他的诗,但叹息无弦可抚。"瓦登荐秋菊,酌此石井泉"表达了诗人对陆羽的敬仰之情,将瓦片登上,以示对他的敬意,同时以石井泉水酌酒,表达了对他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陆羽的敬仰、怀念和赞美之情,展现了诗人对他才华和品德的称赞,以及对他所创作的诗歌的赞美。
朝开暮亦衰,雨打复风吹。古屋无人处,残阳满地时。静依青藓片,闲缀绿莎枝。繁艳根枝在,明年向此期。
滩长有余逸,滩迥不胜迟。山帽堆云絮,水纹飞雨丝。鸥鸣如避弋,鸟倦盍投枝。无计繁忧整,聊因课小诗。
五张机,横纹织就沈郎诗。中心一句无人会,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
寺古专宜僻,居深自作幽。兴来宁惮远,句苦不缘愁。逸气无前足,虚怀不系舟。逢人难晤语,冒雨亦相求。
正是看花天气。为春一醉。醉来却不带花归,诮不解、看花意。试问此花明媚。将花谁比。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故园处处都荒雨。寂寞蜗书户。人间春事杏桃花。独有诗人依旧、菊为家。老来犹解高叉手。遥上花前寿。华颠无分插花枝。乞取霜根风月、送将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