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弥勒院》

桥通流水绿溶溶,殿阁穹然镇象龙。
半壁石桥通雪窦,一龛丽室占雷峰。
挂岩屋似六和塔,入路门如九里松。
遥想空庭明月夜,浮屠桂树影重重。

作品评述

《题弥勒院》是宋代文人章孝参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桥通流水绿溶溶,
殿阁穹然镇象龙。
半壁石桥通雪窦,
一龛丽室占雷峰。
挂岩屋似六和塔,
入路门如九里松。
遥想空庭明月夜,
浮屠桂树影重重。

诗意:
这首诗题写了一座名为"弥勒院"的景观。诗人通过描绘院内的桥梁、殿阁、石窟、亭台等景物,展现了这座地方的壮丽和神秘感。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和建筑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夜晚的遐想和对佛教文化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神秘的景观画面。首句"桥通流水绿溶溶",通过描绘一座桥梁通往流水,流水碧绿流畅,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殿阁穹然镇象龙"表达了宏伟的宫殿和庙宇气势磅礴的形象,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接着,诗人描述了半壁石桥通向雪窦,雪窦是佛教寺庙中的洞穴,暗示了它的神秘和庄严。"一龛丽室占雷峰"则描绘了一座宏伟的殿宇屹立在雷峰上,给人以壮丽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挂岩屋似六和塔,入路门如九里松"继续描绘了庙宇的景观。"岩屋似六和塔"意味着岩屋形状犹如六和塔,六和塔是佛教中常见的塔形。"入路门如九里松"形容庙宇的门像是茂密的九里松,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最后两句"遥想空庭明月夜,浮屠桂树影重重"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遐想。"空庭明月夜"意味着庭院空旷,明月高悬,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浮屠桂树影重重"则暗示了浮屠和桂树的倒影在夜晚中反复出现,增添了诗意的深邃和神秘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弥勒院的壮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和佛教文化的向往和赞美。

  • 《寄夹谷书隐》

    当年曾忆赋高唐,回首邯郸事渺茫。黄阁故人千里月,青山老我半头霜。交情脉脉园中柳,忧思悠悠陌上桑。吹断参差天欲暮,薄言兰芷寄衡湘。

  • 《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相携花下非秦赘,对泣春天类楚囚。碧草暗侵穿苑路,珠帘不卷枕江楼。莫惊五胜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

  • 《华亭百咏·八角井》

    浚极疑无底,丰棱定有因。沈沈中夜月,照影属何人。

  • 《凉月》

    凉月未出山,浮云半空白。徘徊步轩窗,宛若待佳客。经林漏飞辉,映溆生华泽。及兹秋影清,吾庐更幽寂。殊观发祠藏,妙听生寥閴。营营息初机,炯炯怀新得。岂无平生心,所乐已非昔。天旋河汉动,夜久邻机息。凄凄感庭兰,岁莫霜霰集。呼儿温浊醪,独酌醉永夕。

  • 《送汪庭芝高士如严州》

    书符咒水空多事,辟谷熬铅苦用心。閒读异书痛饮酒,佳时亦复一弹琴。

  • 《燕》

    一巢功绩破春光,絮落花残两翅狂。月树风枝不栖去,强来言语泥雕梁。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