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宁庵》

寂寂钟鱼冷,松楸蔽杳冥。
云侵晴路湿,衣染晚岚青。
天未生人物,山应销地灵。
何祠香一瓣,遗恨满空庭。

作者介绍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题宁庵》是宋代王柏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宁庵寂静幽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人事的遗憾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寂寂钟鱼冷,
松楸蔽杳冥。
云侵晴路湿,
衣染晚岚青。
天未生人物,
山应销地灵。
何祠香一瓣,
遗恨满空庭。

这首诗词的诗意深远,通过描绘宁庵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遗憾之情。首句"寂寂钟鱼冷",揭示了宁庵的寂静与冷清,钟声寥寥,仿佛在冷寂中回荡。"松楸蔽杳冥"则描述了松树和楸树的茂密,使得遥远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

接下来的两句"云侵晴路湿,衣染晚岚青"表达了云雾笼罩下的宁庵,给人以潮湿和朦胧的感觉。天空未生人物,山峦也不再显得灵动,这种景象更加突出了宁庵的荒凉和寂寞。

最后两句"何祠香一瓣,遗恨满空庭"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人事的遗憾之情。祠堂中只余一瓣香烟,空庭中充满了作者对过去的思念和遗憾之情。通过这些描写,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光阴的消逝以及人事的更迭所产生的无尽遗憾。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宁庵的寂静幽深景象,以及对逝去时光和人事的遗憾之情的表达,营造了一种凄凉、寂寞的氛围。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忧伤和对过去的眷恋之情,引发共鸣。同时,诗词中的景物描写精细细腻,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使整首诗词更加生动立体。

  • 《送许耀卿监丞同年赴静江倅四绝》

    罗带江流碧玉峰,旧游如梦一星终。烦披石寻题字,定有人能记此翁。

  • 《千秋岁(贯方七月五日生日为寿)》

    占秋呈瑞。四海杨公子。蹋拖尚带蓬壶体。清新春草句,潇洒兰亭字。宦情少,眠云弄月知心事。此去应无滞。稳步烟霄地。鹏万里,鹤千岁。他年黄阁老,访我清溪醉。青凤舞,贻君万斛瑶花蕊。

  • 《永和镇曾峑季高明秀楼》

    心得高明趣,楼开井邑间。巡檐风与月,隐几水兼山。景物因天巧,轩窗占地悭。寒暄俱可至,徒倚不知还。

  •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大道与众往,疾驱祗自尘。徐行听所之,何者非吾身。却过白鹤峰,鸡犬来相亲。筑室依果树,有无通四邻。安眠岂有足,良夜惟恐晨。晨朝亦何事,倦对往来人。

  • 《瑞鹧鸪》

    香佩分紫绣囊。野塘波急折鸳鸯。春风灞岸空回首,落日西陵更断肠。雪下哦诗怜谢女,花间为令胜潘郎。从今千里同明月,再约园时拜夜香。

  • 《山扉夜坐》

    抱琴开野室,携酒对情人。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