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普贤寺》

何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
潭黑龙应在,巢空鹤未还。
经年来客倦,半日与僧闲。
更共尝新茗,闻钟笑语间。

作者介绍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题普贤寺》是唐代张祜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谁知道通向普贤寺的路,
松竹树影遮掩着春山。
潭水黑暗中龙应该在,
鸟巢空空,鹤还未归还。
几年来的客人都感到疲倦,
与僧人一同度过半日闲暇。
再次共品新鲜的茶香,
听着钟声和欢笑的对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张祜在普贤寺的一番景象。他在寺庙中感受到了宁静与自然的氛围,诗中通过描绘松竹、春山、潭水、龙和鹤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色。诗人与僧人共度时光,品茗、聆听钟声和笑语,表达了对寺庙生活和禅修修行的向往与享受。

赏析:
1. 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通过松竹、春山、潭水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示了普贤寺的宁静和美丽。这些景物与禅修的氛围相得益彰,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2. 对禅修生活的赞美:诗人与僧人一同度过半日闲暇,共品茗、聆听钟声和笑语。这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僧人交流,可以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3. 情感的表达:诗中的来客倦、闻钟笑语间等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状态。诗人通过与自然和僧人的互动,舒缓了旅途劳顿带来的疲惫,获得了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总体而言,《题普贤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禅修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美好的向往,以及在寺庙中找到内心宁静和喜悦的体验。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舒适和愉悦的感受,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 《海棠四首》

    暖醉寒醒各自奇,千花谁是复谁非。燕支浓透春风面,翡翠新裁生色衣。破落东皇能许劣,庄严西子较些肥。痴儿犹恨无香在,紫蝶黄蜂政打围。

  • 《花犯》

    报南枝、东风试暖,萧萧甚情味。乱琼雕缀。幻姑射精神,玉蕊佳丽。寿阳宴罢妆台倚。眉颦羞鹊喜。念误却、何郎归去,清香空翠被。溪松径竹素知心,青青岁寒友,甘同憔悴。渐画角,严城上、雁霜惊坠。烟江暮、佩环未解,愁不到、独醒人梦里。但恨绕、六桥明月,孤山云畔水。

  • 《寄衣曲》

    征夫去时着伫葛,征夫未回天雨雪。夜呵刀尺制寒衣,儿小却倩人封题。上有泪痕不教洗,征夫见时认针指。殷勤着向边城里,莫遣寒风吹腠理。江南江北一水间,古人万里戌玉关。

  • 《徐秀才园亭》

    茂松修竹翠纷纷,正得山阿与水濆。笑傲一生虽自乐,有司还欲选方闻。

  • 《赠无庵沈相师》

    喜见人间百岁翁,青鞋藜杖步如风。一庵无处知身幻,四海行来觉眼空。论相又看新进士,挑诗多识旧名公。承平往事谁知得,闲听高谈梦寐同。

  • 《书叹》

    遗蝗出境乐秋成,多稼登场喜雨晴。暗笑衰翁不解事,犹怀万里玉关情。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