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势回合,灵境依此住。
殿转云崖阴,僧探石泉度。
龙蛇争翕习,神鬼皆密护。
万壑奔道场,群峰向双树。
天花飞不著,水月白成路。
今日观身我,归心复何处。
綦毋潜(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綦毋潜(692年-749年,綦音qí),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15岁游学京都长安,与当时诗坛名家多有交往,渐有诗名。玄宗开元八年(720年),落第返乡。开元十四年,又赴京考试,终于进士及第,授宜寿导尉、左拾遗。开元十八年,入集贤院待制,为著作郎。在此期间,曾返乡省亲,路过洪州(今江西南昌),与当时任洪州都督的张九龄相见,并以诗作唱酬。开元二十一年冬,送诗友储光羲辞官归隐,受其影响,他萌发了归隐之志,便于当年年底离开长安,经洛阳,盘桓半年多,最后下定决心弃官南返。他先在江淮一带游历,足迹几乎遍及这带的名山胜迹。留传至今的诗也多描写风光之作。
天宝初(742年),綦毋潜返洛阳、长安谋求复官。天宝十一年任左拾遗,享从八品,后长为著作郎,享五品。后“安史之乱”爆发,他再度归隐,但未返里,仍游于江淮一带。此后不知所终,享年65岁左右。
綦毋潜虽然是唐代江西最有名的诗人。前人对他的评价较高:“盛唐时,江右诗人惟潜最著”、“清回拨俗处,故是摩诘一路人”。说明他的诗风接近王维。
綦毋潜诗歌章句挺拔不凡,色彩鲜明,善于抒发世俗之外的感情,如《春泛若郁溪》:“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落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把山势、溪水、晚风、小舟描写得轻灵生动,诗歌的视野也十分开阔,际夜、南斗、潭烟、林月,仿佛把人带到了天上的世界,浮想联翩。 《题栖霞寺》、《茅山洞口》都被评论为有影响的好诗。王维在《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中写道:“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表现了太平盛世下,彼此官运都不亨通,但不怨天尤人,保持一向纯朴的风范。可以看出,王维与綦毋潜不仅人情谊、文情浓,在思想感情上也相知相通。
綦毋潜虽然为仕不顺,官最高为五品著作郎,安史之乱爆发后,再度归隐,但未返故里,仍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但其才名却盛于当时,与当时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都过从甚密。王维有《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李颀有《送綦潜三谒房给事》等唱酬记载。
《全唐诗》收录他的诗1卷26首,内容多为与上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綦毋潜是唐代江西最有名的诗人。前人对他的评价较高:“盛唐时,江右诗人惟潜最著”、“清回拨俗处,故是摩诘一路人”,说明他的诗风接近王维。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他与初唐、盛唐诗人的名字同列,“况唐人如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张燕公、张曲江、贾至、王维、独孤及、韦应物、孙逊、祖泳、刘虚、綦毋潜、刘长卿、李长吉诸公,皆大名家。”《河岳英灵集》的评议是:“潜诗屹峭茜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至如‘松覆山殿冷’,不可多得。又‘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历代未有。历代诗评家也基本上持此观点。从内容上说,他的诗多为山水纪游,咏赞自然风光,也即是《唐人才子传》所说的“善写方外之情”。从诗作的风格上讲,他的诗以清丽典雅,恬淡适然为特色,作为这一特色的代表,历代诗选家均以《春泛若耶溪》为最。
《唐才子传》载:潜,字孝通,荆南人。开元十四年严迪榜进士及第。授宜寿尉,迁右拾遗,入集贤院待制,复授校书,终著作郎。与李端同时。诗调屹崒峭蒨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历代未有。荆南分野,数百年来,独秀斯人。后见兵乱,官况日恶,挂冠归隐江东别业。王维有诗送之,曰:“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一时文士咸赋诗祖饯,甚荣。有集一卷行世。
《题栖霞寺》是綦毋潜在唐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山山势回合,灵境就在这里。
寺庙围绕着云崖阴,僧人在探索石泉的深度。
龙和蛇相互纠缠,神灵鬼怪都在密切保护。
万壑奔向道场,群峰朝向双树。
天上花朵飞不落,水中月光构成道路。
今天我来观察自我,却不知心灵归宿在何处。
诗意:
诗人写下了对栖霞寺的描绘,栖霞寺位于南山之中,山势回合,环境幽静灵秀。寺庙建筑环绕在云雾弥漫的山崖下,僧人们在寻找和感悟石泉的奥秘。诗中提到龙蛇争斗,神鬼保护寺庙的场景,展现了栖霞寺神奇的氛围。万壑流淌的小溪汇入道场,周围的群峰崇拜向高耸的双树。天上花瓣飞舞,水中月光映照出一条道路。最后,诗人思考自己的归宿之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栖霞寺的山水神韵和僧人的修行境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寺庙,以及神奇的神灵保护,展现了栖霞寺的灵秀和神奇。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庙的描绘来反思人生归宿的问题,抒发了内心的迷茫和疑惑。整首诗交织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意义,展示了文人墨客对于山水的赞美和对人性的思考。
昨夜闻宣锁,虚皇注意深。三师分汉制,一尺泻商霖。未白忧边发,仍丹报国心。黄封留寿酒,且把斗杓斟。
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十五年馀苦,今朝始遇君。无惭于白日,不枉别孤云。得失天难问,称扬鬼亦闻。此恩销镂骨,吟坐叶纷纷。
一自朝云委路歧,春风吹梦托游丝。内家丛里分明见,仿佛盘旋立舞时。
杉松倒涧雪霜乾,屋壁麝煤风雨寒。我亦平生有书癖,一回入寺一回看。
止酒先立约,庶几守得坚。自约复自守,事亦未必然。约语未出口,意已惨不驩。平生死爱酒,爱酒宁弃官。亿昔少年月,与酒为志年。醉则卧香草,落花为绣毡。觉来月已上,复饮落花前。衰肠不禁酒,此事今莫论。因酒屡作病,自祟非关天。朝来腹告痛,饮药痛不痊。锐欲绝伯雅,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