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将诗教领诸生,但看青山不爱名。
满院竹声堪愈疾,乱床花片足忘情。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题秦系山人丽句亭》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词描绘了一个独立于尘嚣的山人,他不追逐名利,只独自写诗教导后生,并以山水和花草为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独自将诗教育学生,
只看见青山不爱虚名。
院子里的竹子发出清脆无比的声音,
床上的花瓣堆满了脚底,使人忘却了一切情感。
诗词表达的意境和诗意:
这首诗词以写人写景的手法,描绘了一个与尘嚣世界疏离的山人形象。山人不追逐名利,独自一人用诗作为教育的工具,教导后生学子。他并不看重名利,只对青山绿水情有独钟。诗词首句“独将诗教领诸生”,展示出山人独特的教育方式,表达了他用诗歌启迪学生心灵的理念。
接下来,“但看青山不爱名”,表明山人对名利的态度,他更注重内心的清净和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的下半部分写景描写,通过“满院竹声”和“乱床花片”两个意象,描绘了山人所处的环境。竹子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增添了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床上的花瓣堆积得足够高,使人淡忘一切,沉浸在自然之中。
整首诗词给人一种质朴、宁静、超脱尘世的感觉,表达了唐代山水诗人对自然和人性追求的主题。山人用诗作为教育手段,倡导一种质朴的生活态度,将人文关怀融入到自然景观中,唤起读者对美好生活和内心满足的向往。
公居颍水上,德与颍水清。身闲道转胜,内足无复营。平昔富交游,开门坐常盈。退居万事乐,独恨无友生。汝颍亦多士,后来非老成。赵公平生旧,情好均弟兄。少年结意气,晚岁齐功名。携手践廊庙,蹑足辞钧衡。徜徉里闾间,脱略世俗萦。兴来忽命驾,一往千里轻。白发俨相映,元勋
欧阳子,出阳山。山奇水怪有异气,生此突兀熊豹颜。饮如江入洞庭野,诗成十手不供写。老来抱璞向涪翁,东坡原是知音者。苍龙璧,官焙香。涪翁投赠非世味,自许诗情合得尝。却思翰林来馈光禄酒,两家水监共寒光。予乃安敢比东坡,有如玉盘金叵罗,直相千万啻过。爱公好诗又能多
聚雨挫炎威,归轩广陌西。渠声流作瀑,日脚侧成霓。换锦龙媒埒,淹花燕子泥。比来巾角垫,李郭定相携。
圣主不忘远,惠怀尧所难。如何吾所部,疲疗未全安。诏条少宣布,牒诉多悲酸。抚节夜长叹,忧惭非一端。
伯威虽拙诗故巧,我拙似渠诗欠工。竹溪想见梅花发,问讯穷冈今不穷。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