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千载有谁攀,风雨祠堂尚一间。
寄语当年詹令尹,吾今亦欲早归山。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题清隐祠》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陈宓创作。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隐祠堂高耸入云,已经存在了千载,却很少有人能够攀登到顶峰。尽管经历了风风雨雨,这座祠堂仍然屹立不倒,仅存一间。我心中寄托着当年的詹令尹,向他表达我对他的祝福和思念。如今,我也渴望早日回到山中的故乡。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座高耸入云的祠堂,表达了作者对历经沧桑的宏伟建筑和过往时光的思考。祠堂作为过去辉煌的象征,虽然历经风雨,但仍然屹立不倒,仅存一间。这种景象使作者联想到当年的詹令尹,他是一个令人敬仰的人物,作者向他致以寄托和祝福。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归山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沉淀和人生追求的思考。祠堂的高耸和风雨的洗礼,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流转,而祠堂仅存一间则突出了岁月的无情和变迁的不可逆转。通过寄语当年的詹令尹,作者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和伟大人物的敬仰和思念之情。最后,作者将自己的心愿与詹令尹相对照,表达了自己对回归山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这首诗在简短的篇幅内,通过对祠堂、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追求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通过对詹令尹的寄语,抒发了作者对过往伟人的崇敬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精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沉淀和个人追求的思考,凸显了人生的短暂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晦日新晴春色娇,万家攀折渡长桥。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网边分得尾纤纤,腥却莼丝莫厌嫌。自有野人相料理,柳阴茅店一包盐。
敏手何妨误汰金,敢怀私忿斅羊斟。直应宣室还三接,未必丰城便陆沈。炽炭一炉真玉性,浓霜千涧老松心。私恩尚有捐躯誓,况是君恩万倍深。征途安敢更迁延,冒入重围势使然。众果却应存苦李,五瓶惟恐竭甘泉。多端莫撼三珠树,密策寻遗七宝鞭。黄篾舫中梅雨里,野人无事日高眠。
举杯邀月到幽塘,八月波心碎夜光。倒影帘花翻翠色,飞梭锦段织红芳。是中有客供千首,此外无尘染六郎。昨夕主人间立久,一身风露带天香。
朱轮画戟拥高牙,散作棠阴十万家。渐向瑶阶对红药,长倾玉斝寿黄花。仙风自是骑鲸客,逸兴行飞犯斗槎。谁为淮南门下客,愿随鸡犬上云霞。
芰荷香外一声蝉。风撼琅玕惊昼眠。刻烛题诗花满笺。小神仙。对倚阑干月正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