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
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题润州金山寺》是唐代张祜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金山寺一宿的景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在润州的金山寺,我度过了一个夜晚,
超脱尘世,远离纷扰。
僧人归来时,月光照耀着他坐船的背影,
龙潜行向天亮的宫殿,云雾中舒展身形。
树的颜色在流水中显现,钟声在两岸回响。
回思之前在朝市的烦忙,整日陶醉于其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唐代的典型意境描绘了金山寺的静谧与超脱,展示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向往与追求。诗人在金山寺度过一夜,体验到了超脱尘世的愉悦与宁静,感受到了禅宗的人生哲学。
诗人观察到僧人归来时,月光洒在他坐船的背影上,给人一种神秘而肃穆的感觉。龙在黎明时分从云雾中冉冉升起,给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印象。这些景象与作者超脱尘世、追求禅宗境界的心境相契合。
诗中还描绘了流水中树木的颜色和两岸回响的钟声,给人以自然和音乐的美感。这些景象与作者离开喧嚣的朝市、陶醉于山林之间的心情相呼应,表达了舍弃尘俗烦扰、追求自由与宁静的诗人愿景。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脱尘世、静心寻求心灵自由的愿望,强调了禅宗思想中追求心灵宁静和超越尘世的价值观。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禅宗境界的崇仰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尘世繁忙的厌倦和追求精神自由的迫切愿望。
桂楫兰舟谁吊古,往寻美竹潇湘浦。淋漓恨血染秋烟,千载娥皇泪痕苦。当时得之无所施,爱同海底珊瑚枝。金刀横截瘦蛟颈,剜作玲珑箫管吹。骊珠上连星点七,窍窍清圆俱应律。有时提挈坐花前,葛陂老龙眠在膝。世人不知何如名,但见鹿斑碎点琅玕青。掀髯一笑发孤弄,杖头忽作呜呜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回首欲婆娑。淡扫修蛾。盈盈不语奈情何。应恨梅兄矾弟远,云隔山阿。弱水夜寒多。带月曾过。羽衣飞过染余波。白鹤难招归未得,天阔星河。
爱山如爱酒,畏暑如畏虎。出门寻旧游,缺月四更吐。
厌逐京师车马尘,乞为林下水边人。江湖入梦归心壮,道路生辉使节新。岂弟宜民推善政,清闲无讼称天真。如闻此府多迁擢,剩醉西湖烂漫春。
绿枝红萼。江南芳信年年约。竹舆路转溪桥角。晴日烘香,的皪疏篱落。玉台粉面铅华薄。画堂长记深罗幕。惜花老去情犹著。客里惊春,生怕东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