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山桥十首》

危岚铁面太岩岩,少憩茅栏石下龛。
壁立晴空几万仞,承天一柱在东南。

作者介绍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题山桥十首》是宋代王柏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山桥的壮美景色。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危岚铁面太岩岩,
少憩茅栏石下龛。
壁立晴空几万仞,
承天一柱在东南。

诗词通过对山桥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山岩险峻的景观和壮丽的气势。通过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诗人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崇山峻岭和高耸的山峰的世界中。

诗中的“危岚铁面太岩岩”描绘了山岩的险峻,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使用“危岚”一词,形象地表达出山峰的险峻和峻拔,给人以壮丽的视觉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少憩茅栏石下龛,壁立晴空几万仞”,进一步展示了山桥的高耸和雄伟。诗中的“少憩”表达了诗人在此驻足片刻的意境,而“茅栏石下龛”则揭示了山桥中的一处幽静之地。整个景色在晴朗的天空下展现出来,给人以广袤、开阔的感觉。而“壁立晴空几万仞”更是强调了山峰的高耸和高大。

最后一句“承天一柱在东南”,以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把山桥的气势和庄严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山桥犹如天地间的一根巨柱,矗立在东南方向,给人以庄严和威严的印象。

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山桥壮美景色的独特魅力。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桥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和壮丽。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了山桥的巍峨和雄伟,让人心生敬畏之情。

  • 《简敬轩何行叟觅墨》

    兵尘漠漠暗穷山,零落难寻堕水丸。见说陈玄老居士,独留何逊旧诗坛。快刀肯截乌龙角,破砚犹存紫马肝。一笑磨人磨未了,晓窗搔首雪霜寒。

  • 《后湖访古各赋一题得西邸》

    南朝藩阃地,八友旧招寻。事往山光在,春晴草色深。曲池鱼自乐,丛桂鸟频吟。今日中兴运,犹怀翰墨林。

  • 《梅花》

    群卉皆舆隶,孤标直圣贤。乾坤清不彻,风月兴无边。生意春常在,贞心晚更坚。骚经虽不载,已改二南篇。

  • 《自咏》

    棕篱蕉落贮秋阴,睡足萧然学越吟。懒似嵇康初不锻,闲於陶令更无琴。儿童亦习南朝事,风月应怜北客心。五世图书幸相逐,鬓毛未许雪霜侵。

  • 《思蜀》

    谭侯才气敌文园,日日银鞍画戟门。奇句入神闻鬼泣,巨觥如海看鲸吞。一官胄监能令死,万里铭旌忍更论。湖上秋来频入梦,凭谁词翰与招魂?

  • 《句》

    试上层楼高处望,十洲三岛似蓬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