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君多暇,如今我亦闲。
人归真得地,吏隐胜居山。
烟浪一千顷,茅檐三四间。
天寒倚修竹,空翠湿欹鬟。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题少潜兄得闲》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日君多暇,如今我亦闲。
人归真得地,吏隐胜居山。
烟浪一千顷,茅檐三四间。
天寒倚修竹,空翠湿欹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楼钥与朋友少潜闲暇之时的心境。诗中表现了平日里少潜常常有空闲的时光,而如今作者自己也有了同样的闲暇。他认为人们能够回归自然、追求真正的心灵寄托,要比官员隐居在山林中更加有意义。诗中描绘了茫茫烟浪、若有若无的景色,以及简陋茅檐下的几间房屋。在寒冷的天气里,作者倚着修竹,感受着静谧而清新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自然的语言表达了闲暇时光的美好和宁静。作者通过对比少潜的闲暇和自己的闲暇,强调了人们追求内心宁静、真实自然的重要性。诗中的烟浪和茅檐等景物形象生动,给人以诗意盎然的感觉。修竹和翠湿欹鬟的描写则进一步增添了清幽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静谧的山林之中。整首诗以简约的笔触和自然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真实和自然之美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对闲暇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宋代士人对于宁静自然的向往和追求。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出淡泊宁静的意境,给人以清新宜人的感受。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提醒人们在忙碌与繁华之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真实。
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与君此时初别离。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坐思行叹成楚越。春风玉颜畏销歇。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两不见。但相思。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
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谁扰奚山众,焚林兽已穷。徙薪能远虑,下濑得深攻。南峤肩随息,中朝论愈公。但知分谤喜,宁肯自论功。
芦沟河上度旃车。行路看宫娃。古殿吴时花草,奚琴塞外风沙。天荒地老,池台何处,罗绮谁家。梦里数行灯火,皇州依旧繁华。
昨日离城市,白云空往还。松风清耳目,端的胜人间。
官闲无事只深禅,斋戒何曾废客烟。总是老夫贪佛日,未妨天眼识公年。江湖满意藏诗笥,鸥鸟无心傍客船。参井黄昏云雾里,光明犹有一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