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西去接烟霞,方广山头佛子家。
今日我来生善念,分明盏上见茶花。
蒋璨(一○八五~一一五九),字宣卿,号景坡,宜兴(今属江苏)人。之奇从子。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以荫补将仕郎,任婺州兰溪县主簿。歷知抚州,通州。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台州(《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六○)。五年,提举淮南东西路茶盐公事(同上书卷一○六)又歷知扬州、临安府(同上书卷一一九、一三六),迁两浙转运副使(《干道临安志》卷三)。二十七年,由淮南转运副使知平江府(《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七六),二十九年卒,年七十五。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三七《蒋公墓志铭》。今录诗三首。
诗词:《题石桥》
朝代:宋代
作者:蒋璨
石桥西去接烟霞,
方广山头佛子家。
今日我来生善念,
分明盏上见茶花。
中文译文:
石桥伸展向西,与烟霞相接,
在广阔的山头上,有一座佛子的家。
今天我来到这里,培育着善念,
在明亮的灯盏上,清晰地看见茶花。
诗意: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宁静和善念的情感。石桥延伸向远方,似乎与天空中的烟霞相连,给人一种开阔和无边的感觉。在广阔的山头上,有一个佛子的家,暗示着这是一个与佛教修行相关的场所,寓意着宁静与祥和。诗人表达了他来到这里的心情,他的内心充满了善念和正能量。最后两句描绘了他在灯盏上清晰地看到茶花的画面,这也可以理解为他通过善念的培育,看到了美丽和希望。
赏析:
《题石桥》通过写景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在一个宁静的山头上寻找内心善念的心境。石桥、烟霞和佛子家都是象征性的意象,代表着宁静、超脱和修行的境界。诗人的到来象征着他带着善念来到这个地方,通过这个场景的描绘,传达了他内心的平静和对美好的追求。最后两句以茶花为象征,表达了通过善念的培育,诗人看到了美丽和希望的景象。整首诗意境高远,给人以宁静和思考的空间,表达了作者积极向善的心态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此晏名斋惧不安,居閒从仕莫殊看。葱羹麦饭自可饱,惟去不须如井丹。
倾腾界汉沃诸蛮,立望何如画此看。无地不同方觉远,共天无别始知宽。文魮隔雾朝含碧,老蚌凌波夜吐丹。万状千形皆得意,长鲸独自转身难。
从军王粲笔,记礼后苍篇。谩有残书在,能令好事传。鹏来悲四月,鹤去遂千年。试想长桥路,昏昏陇隧烟。
霜月何皎皎,寒负更凄凄。气候感微虫,终夜常悲啼。游子当此时,能不念故栖。念久结为梦,远过横塘西。此梦亦良劳,屡涉山谷溪。宛然见亲友,笑语相招携。觉来仍在旅,乡远人乖暌。浮生等如梦,短长不须稽。
夫君端是一时豪,排难捐躯不惮劳。忠义自能全里社,姓名那肯辱铨曹。一生倜傥心常逸,五世团栾寿更主。瞑目定知无可憾,九原风树漫悲号。
望瀛洲尺五,听海客、诧登临。记岛月分秋,天星降夕,神璧精金。他年作霖雨手,且明光奏赋寓良箴。槐府黑头旧业,芹宫青岁雄襟。骎骎。宝勒向东吟。戏彩看而今。更袜步黄云,琴弹碧玉,汇泽杯斟。争先长至几日,料春风多喜鹊传音。梅蕴和羹心在,线添补衮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