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头橘树经百黄,三少不生诸老亡。
只余石间元佑脚,谷虚尽日鸣当当。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题石兴宗读书岩》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岩石上,橘树经历了百年的风霜,
三位少年未能成长,诸位长者相继离世。
只有元佑留下了石间的足迹,
谷中的虚空整日鸣响。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一座岩石为背景,描绘了橘树经历百年风霜的景象。诗人通过描述橘树的成长历程,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其中,三位年轻人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众多的长者则相继离世,表达了时光无情、人生短暂的主题。然而,唯有元佑留下了他在石头上的足迹,象征着他的存在与留名于世。最后两句表达了虚空中的回响,暗示了岁月的久远和永恒。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岩石上的橘树,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橘树经历了百年的风霜,而人们的一生也像橘树一样短暂而脆弱。三位少年未能成长,诸位长者相继离世,突显了光阴易逝和生命的脆弱性。然而,诗中的元佑留下了他在石头上的足迹,意味着他在时光中的存在留下了印记。这可解读为对个体在时光中的短暂存在的思考,以及在流转中寻求永恒的愿望。
最后两句中的“谷虚尽日鸣当当”给人一种回响的感觉,暗示了岁月的久远和永恒。这种回响不仅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转,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生命的回响和对过去岁月的回忆。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对生命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九州烟景杂尘埃,自爱吾庐住鹿台。百计不如归最好,五行只可问无灾。野园日暖花争发,贪屋春深燕自来。王戴风流千载下,水声山色更徘徊。
去国秦公子,穷途阮步兵。别离如昨日,豪杰毕平生。江月为谁好,巴船何处行。高秋伴摇落,早发若为情。
峨冠执法公家整,端冕临祠我亦严。深米炉香通问讯,小寒清坐隔疏帘。
今岁元日乐,不谢往年春。知向来心道,谁为昨夜人。
移宅虽然远,携筇到两回。只知相别去,不道又重来。溪鲫和冰煮,邻醅带雪开。诗家堪入画,满眼玉楼台。
天性怜才老未衰,爱君笔力绝新奇。引弦连发天山箭,举手高攀月窟枝。藻蕴科名通谱牒,旦希优劣系修为。穷人只有诗堪赠,空耸山肩撚雪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