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年来一秃翁,懒能挥涕谢途穷。
归心岂但杜鹃劝,官味正嫌玄酒浓。
枯叶展开蚕命老,山花飞尽蝶家空。
愿从春社田塍饮,内史而今要治聋。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题石子溪亭》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怪事年来一秃翁,
懒能挥涕谢途穷。
归心岂但杜鹃劝,
官味正嫌玄酒浓。
枯叶展开蚕命老,
山花飞尽蝶家空。
愿从春社田塍饮,
内史而今要治聋。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一位秃顶的老人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老人的形象和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叹,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归宿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位秃顶的老人形象,以此作为整首诗的中心意象。老人的秃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呈现出人生的无常和变迁。诗人形容老人懒散地挥动着眼泪,表达了对途中困顿和无奈的感慨。
接下来的几句诗,通过对杜鹃、官味和玄酒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归宿的向往。杜鹃被用来比喻诗人内心深处的归宿之声,而官味和玄酒则象征着现实社会中的功名利禄和虚浮之物。诗人认为官场的浮躁之味和喧嚣的玄酒只会让人迷失真正的归宿。
最后两句诗中,枯叶和山花的凋零寓意着岁月的无情和自然的变迁。蝶家空虚指的是蝴蝶已飞走了,暗示着人生的空虚和无奈。诗人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和失去的机会的悲叹,同时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以寓言的方式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并通过对理想归宿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
二毛生镜日,一叶落庭时。老去争由我,愁来欲泥谁。空销闲岁月,不见旧亲知。唯弄扶床女,时时强展眉。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北望直百里,峨峨千仞青。断虹迎日尽,飞雨带龙腥。阴壑烟云畜,阳崖草木灵。登临终不厌,时许到兹亭。
雨后烟景绿,春水涨桃花。系舟溪上,笋舆十里达平沙。路转峰回胜处,无数青荧玉树,缥缈羽人家。楼观倚空碧,水竹湛清华。纵幽寻,携蜡屐,上苍霞。古仙何在,空馀药灶委岩洼。他日倘然归老,乞取一庵云卧,随分了生涯。底用更辛苦,九转炼黄芽。
竹底春从雪底归,烦君抱送玉婴儿。白头无复迎船喜,只供江鱼作许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