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双峰磨院瀑布》

烈日冻雪皎,淡烟玉蜡明。
谁云真珠帘,要之亦强名。
我来少踌躇,一洗尘埃清。
便欲觅千斛,为压归装轻。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题双峰磨院瀑布》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烈日冻雪皎,淡烟玉蜡明。
谁云真珠帘,要之亦强名。
我来少踌躇,一洗尘埃清。
便欲觅千斛,为压归装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以及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与理想境界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俗世的超脱。

赏析:
诗的开头,“烈日冻雪皎,淡烟玉蜡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绚烂。这里的烈日冻雪、淡烟玉蜡给人以奇特而美丽的感觉,形容了景色的明亮和纯净。

接下来的两句,“谁云真珠帘,要之亦强名。我来少踌躇,一洗尘埃清。”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脱和对清雅高洁的向往。诗人认为真正的美并不需要外界的赞美和封号,而是源自内心的宁静和清净。他表示自己毫不犹豫地追求这种真正的美,抛弃尘世的浮华,用洁净的心灵去洗涤尘埃,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纯粹。

最后两句,“便欲觅千斛,为压归装轻。”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境界的渴望。诗人欲寻找一种千斛之物,来压制一切俗世之物,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轻松和解放。这里的千斛象征着世俗的压力和琐事,而压归装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真正美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出一种追求高洁境界的理想情怀,展示了宋代士人的文化精神和生活态度。

  • 《句》

    画屏展尽一山川。

  • 《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呈余处恭尚书》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 《七月闺情》

    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容华芳意改,枕席怨情饶。锦字沾愁泪,罗裙缓细腰。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 《桃源忆故人 自悟》

    父兄未老先亡过。已后不须发课。决定轮排到我。生死如何躲。悟来便做**麽。一任人猜心破。认正个中些个。有分携云朵。

  • 《分水铺》

    青山北去连天会,绿水东流到八闽。何必此中分界限,普天率土尽王臣。

  • 《天香》

    南国蜚声,三鳌孕粹,中兴循吏称首。官在中都,斑参玉笋,妙简帝心应久。长材已试,名字向、金瓯先覆。貂冕冠蝉载服,鸾台凤池荣簉。年年桂觞介寿。正江梅、犯寒时候。料想舞僮歌女,翠鬟依旧。富贵人间罕有。任鼎沸笙箫对樽□。稳步堤沙,高攀禁柳。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