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荒林雪,全身掩薜萝。
直饶埋没得,争柰鼻头何。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题四兰》是一首宋代诗词,由释绍昙创作。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再荒林雪,
全身掩薜萝。
直饶埋没得,
争柰鼻头何。
诗意:
这首诗以雪景为题材,描绘了一片荒凉的林中被雪覆盖的景象。诗人在描述林中的景物时,以草木被雪埋没来表达荒凉的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世的思考,暗示了一种无奈和无从抉择的心境。
赏析:
《题四兰》通过对荒凉雪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孤寂和无奈的情感。诗中的“一再荒林雪”揭示了一片景色荒凉寂寞的大自然,林中的一切都被厚厚的雪覆盖,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而“全身掩薜萝”则进一步强调了雪覆盖的范围之广,薜萝被压弯、被掩埋,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意味。诗中的意象清晰而生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冬日荒凉景色的冷峻和寂寞。
诗的最后两句“直饶埋没得,争柰鼻头何”,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世的思考和无奈。诗人用“埋没”一词来形容自己,暗示了他在社会环境中的黯然无闻和被忽视的处境。诗人对于自己的存在感产生了怀疑,用“争柰鼻头何”来表达无从抉择和无法找到出路的困惑之情。整首诗以雪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奈和迷茫。
《题四兰》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冬日雪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给人以深思的空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展示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这首诗词构思独特,意境深远,值得品味和欣赏。
诗人甘寂寞,居处遍苍苔。后夜蟾光满,邻家树影来。岂知莲帐好,自爱草堂开。愿答相思意,援毫愧不才。
醉里江南路。问梅花、经年冷落,几番烟雨。玉骨冰肌终是别,犹带孤山瑞露。想蕴藉、和羹风度。万紫千红嫌妒早,羡仙标、岂比人间侣。聊玩弄,六花舞。云寒木落山城暮。忽飘来、暗香万斛,春浮江浦。茅舍竹篱词客老,拟傍东风千树。看好月、亭亭当午。流水村中清浅处,称横斜疏
卜筑西湖,种翠萝犹傍,软红尘里。来往载清吟,为偏爱吾庐,画船频繁。笑携雨色晴光,入春明朝市。石桥锁,烟霞五百名仙,第一人是。临酒论深意。流光转、莺花任乱委。冷然九秋肺腑,应多梦、岩扃冷云空翠。漱流枕石幽情,写猗兰绿绮。专城处,他山小队登临,待西风起。
门前屏障绕潺湲,付与林僧夜定还。松盖作云连十里,竹龙行雨出千山。白公香火莲红后,谢氏池塘草碧间。我亦凤凰台上客,图閒却笑未能閒。
雪晴山院景堪跻,玉树琼楼照碧溪。日暮忽惊销烁尽,百年豪富事还齐。
万箱未获交偏偏,积雨不翅三日霖。发将翳处日急露,似欲霁间云复深。况当边报置邮速,讵识老儒尤世心。读君诗罢三太息,嘿不晤语行涧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