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柳江风白浪平,棹移高馆古今情。
扁舟一去鸱夷子,应笑分符计日程。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题松江馆》是唐代羊士谔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津柳江风白浪平,
棹移高馆古今情。
扁舟一去鸱夷子,
应笑分符计日程。
诗意:
这首诗以题材江南的松江馆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羊士谔对古人的景仰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江风平静、白浪泛起的景象,表达了现实中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以古人的情怀和眼光,坐在扁舟上,驶离了这个高雅的馆舍,离开了古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琐碎和繁忙,他认为应该以豁达的心态对待,不必过于计较和固守分符的规矩,而是应该笑看时间的推移和未来的行程。
赏析:
《题松江馆》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示了羊士谔对美好时光和古人智慧的向往。首两句"津柳江风白浪平,棹移高馆古今情",通过描绘江风平静、白浪泛起的景象,传达了宁静和美好的氛围。"津柳"象征江南的景色,"高馆"则寓意古代文人雅致的庐舍。整个句子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憧憬和对当下美好环境的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扁舟一去鸱夷子,应笑分符计日程",则突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扁舟一去鸱夷子"指的是羊士谔离开高馆,远离尘嚣,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鸱夷子"是古代指追求自由的人,诗人以自己为例,表达了追求自由的心愿。"分符计日程"则是指古代官员按照规定的符节和计划安排自己的行程,而诗人认为这样的计划并不是最重要的,应以豁达的心态面对未来。
整首诗意境清新,言简意赅,通过对景色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自由追求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琐碎和束缚的不屑和超脱。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和启示。
沈沈百尺馀,功就岂斯须。汲早僧出定,凿新虫自无。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历阳南望极,岸远石城危。去梦惊潮断,行吟见雁随。淮帆向风阔,楚木落秋迟。到日应间卧,公心帝自知。
造化雕镌巧,真成一洞天。曾将修蟒逐,却许蛰龙眠。石现金刚足,泉流仙客田。炷香吾道者,色体尚依然。
公子风流更可人,仙家问讯柳湖春。烦公瓮下一杯水,洗我胸中百斛尘。
均为横目民,贤否天壤异。苟怀长者心,必徇君子义。道途分两岐,书木立标识。行人免颠迷,岂不亦一惠。大泽陷项王,亡楚固天意。奈何效田父,动以绐为智。军旅比骚动,所至迟迁避。有屋空无人,有人门亦闭。隔篱缪云云,前有佳店肆。荒榛狼虎间,日暮竟无诣。嘻其孰使然,险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