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苏村酒家亭》

下马穿桥憩酒家,小溪清浅蘸桃花。
红尘咫尺如相背,独坐幽亭对落霞。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题苏村酒家亭》是宋代诗人郭印所作,描述了一幅下马穿桥、在酒家亭中休憩的景象。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下马穿桥憩酒家,
小溪清浅蘸桃花。
红尘咫尺如相背,
独坐幽亭对落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诗人下马经过一座桥,来到了一家酒店的亭子中休憩。亭子旁边有一条清澈浅薄的小溪,溪水中漂浮着粉红色的桃花。诗人感叹红尘世界的喧嚣离他很近,却仿佛相隔甚远,他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亭子里,对着天边的落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而美好的景象,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远离尘嚣的愿望。下马穿桥是诗中的开头,暗示着诗人穿越了一座桥梁,进入了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酒家亭子是他休憩的地方,象征着一种安逸和舒适。小溪清浅、桃花漂浮其中,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生动和柔美的氛围。红尘咫尺如相背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疏离感,他感觉自己与繁忙的世界相隔甚远,仿佛置身于另一个空间。最后,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亭子里,对着天边的落霞,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壮美的画面。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闲适而安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宁静和美好。这首诗词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远的意义,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追求。

  • 《观性吟》

    千万年之人,千万年之事。千万年之情,千万年之理。惟学之所能,坐而烂观尔。

  • 《甘露寺多景楼》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 《蔓菁花诗》

    游丝百尺如堪挽,小虫群飞欣日暖。蒿莱满地不见春,唯有蔓菁迷病眼。无复陵陂间碎金,青苔漫想玄都观。今朝幸值天无风,飞来雌蝶畏雄蜂。村中女儿将插鬓,不信河阳万树红。幽人惜春春已远,把酒属君君自遣,蔓菁开花犹烂熳。君不见西园桃李能几时,此辈天教擅春晚。

  • 《骑鲸桥》

    池港开门就作桥,朱栏相望压鲸腰。风摇慢折游溶绿,波底何妨著霁霄。

  • 《释奠诗应令》

    敬逊三德。厥修六艺。师圣发蒙。尊儒启滞。若括资羽。如金待砺。雅道聿兴。教学无替。

  • 《挽军器监簿周公子及》

    一经同雁塔,再入并鸳行。方喜为寮好,那知梦奠伤。学多应损寿,文富幸流芳。有士奇如此,云溪奈閟藏。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