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山半腹,又此一经行。
树隔夫差苑,溪连勾践城。
上坡松径涩,深坐石池清。
况是西峰顶,凄凉故国情。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题苏州楞伽寺》是唐代张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楼台山半腹,又此一经行。
树隔夫差苑,溪连勾践城。
上坡松径涩,深坐石池清。
况是西峰顶,凄凉故国情。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楞伽寺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诗人登上楼台山,看到山的半腹处又有一条路可供行走。树木遮挡住了夫差的苑囿,溪水流经勾践的城池。向上爬坡,松树的小径显得崎岖而难行,坐在深潭的石池旁,清澈的水映照出宁静的景象。尤其是站在西峰的顶上,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故国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苏州楞伽寺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故国的怀念。诗人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将景色与情感相结合,呈现出一种婉约而凄凉的意境。
诗中的楼台山是苏州著名的山峰,诗人在山上行走,领略到山中的景致。夫差和勾践是战国时期的两位君王,他们都与苏州地区有关。夫差的苑囿和勾践的城池在诗中通过树木和溪水的描绘而间接呈现。上坡的松径显得崎岖不平,给人一种艰难的感觉,而坐在石池旁则带来了宁静和清净的感受。
诗的最后两句“况是西峰顶,凄凉故国情”表达了诗人情感的高潮。诗人登上西峰的顶峰,俯瞰四周,感受到故国的凄凉和离别的情怀。这里的凄凉并非消极的情绪,而是一种对故国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共鸣。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情感与景物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唤起读者对逝去时光和故国的思考,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凄美的意境。
春到不择地,石傍花自开。
令月浓于耜,丰年兆太平。片飞何粲者,磈落太麤生。薛凤崩腾势,巫猿寂寞声。冰溪无豕渡,樵路有人行。巴峡疑无路,蓬山似有神。极涵天地混,光助日星新。开拓大千界,铺张九十春。闭门经几日,饥杀咽螬人。
曳杖上江城,清宵破二更。月回高树影,风壮急滩声。野艇鱼罾举,优场炬火明。湖塘正如此,回首忆柴荆。
芒芒北邙山,高坟尽无主。惟有石麒麟,相向立秋雨。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皁。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关山劳眺望,宇宙忆经行。地隔南溟断,天低北斗横。高谯开远柝,孤枕历寒更。只影惟堪吊,殊乡鲜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