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柯睨苍髯,短簑挟风雨。
谈道谁我知,对弈者其侣。
狂吟发悲调,谷鸣相律吕。
扊扅岂不怨,宁售大夫股。
长镵斸仙苓,获薪为吾煮。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爲名,改字履善,中举后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爲宁海军节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正字,累迁着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迁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宁国府。六年,召除军器监兼学士院权直,以忤贾似道,罢。九年,起爲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应诏勤王,除枢密副都承旨,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枢密使,诣元军议和,被拘。押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同年五月,端宗继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带。景炎二年,败于空坑,出南岭。三年,授少保、信国公,移屯海丰,军溃被执北行,在道绝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终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着作遭难后散佚,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辑编爲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编次爲诗文十七卷,另有《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等传世。事见本集卷一七《文山纪年录》,《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文天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张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爲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韩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简称韩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山集》(简称四库本)。《集杜诗》各本诗句诗题都有舛误夺漏,酌据《杜少陵集》(简称杜集)订补。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题王声甫松坡樵苦唱后》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倚柯睨苍髯,
短簑挟风雨。
谈道谁我知,
对弈者其侣。
狂吟发悲调,
谷鸣相律吕。
扊扅岂不怨,
宁售大夫股。
长镵斸仙苓,
获薪为吾煮。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樵夫在山林中唱歌的情景。樵夫倚着柯木,凝视着苍髯(指山林中的老树),身上穿着短簑(一种短斗篷),他挟风雨而行。他独自谈论着道理,但谁能真正理解他的心思呢?他的伴侣是对弈者,也就是象棋棋手。他狂吟着悲伤的调子,仿佛山谷中的鸟儿在和他合奏。他的辛苦劳作并不被人所怨恨,宁愿出售他的劳动成果,也不愿成为富人的奴隶。他用长柄斧砍下仙苓(指山中的草药),然后用薪柴煮水,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樵夫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独立和追求真理的向往。樵夫身处山林之中,与大自然紧密相连,他挟风雨而行,展现了他对自然力量的驾驭和适应能力。他独自谈论道理,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但又感到孤独,因为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他的思想。他的伴侣是对弈者,象征着智慧和策略,也暗示了他在生活中的对抗和挑战。
诗中的悲调和山谷中鸟儿的和鸣,表达了樵夫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慨。他的劳作并不被人所怨恨,这体现了他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自豪和尊严,他宁愿保持自由,不愿成为富人的奴隶。最后,他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满足自己的需求,展现了自给自足和自立的精神。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樵夫的形象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独立和追求真理的思考和追求。这首诗词通过山林、樵夫和象征物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内涵。
此身如断蓬,飘萧随北风。钱塘一望地,家住西湖东。
趁得清明几日闲,不禁连雨作春寒。小窗对客开新煮。艺罢沈香看牡丹。
主人一去池水绝,池鹤散飞不相别。青天漫漫碧水重,知向何山风雪中。万里虽然音影在,两心终是死生同。池边巢破松树死,树头年年乌生子。
偶作郊原十日游,未应回首厌笼囚。但教尘土驱驰足,终把云山烂漫酬。闻道逢春思濯锦,更须到处觅菟裘。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
迷蝶无踪晓梦沈。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
去年别怀玉,山净觉秋高。岁月频思梦,江湖多怨涛。无书寄风翼,有鬓有霜毛。独立寒汀暮,忘言正郁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