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虫不知水,朝菌不见月。
吹息天地间,随分了寒热。
谁为欵岁晚,久久媲清节。
君家不令君,千金僦别业。
不殊山阴宅,孙子今几叶。
胜取三百廛,共坐六十劫。
春林扇温风,夏簟落苍雪。
重来得更仆,千偈不须说。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夏虫不知水,朝菌不见月。
吹息天地间,随分了寒热。
谁为欵岁晚,久久媲清节。
君家不令君,千金僦别业。
不殊山阴宅,孙子今几叶。
胜取三百廛,共坐六十劫。
春林扇温风,夏簟落苍雪。
重来得更仆,千偈不须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夏虫、朝菌和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岁月更替、人事易逝的情感。夏虫固守于泥土之中,对水的存在毫不知晓;而朝菌生长在地底下,从未见过月亮。他们的存在微不足道,随着天地的吹息而消失,体现了个体对宇宙的渺小和平凡。
诗中描述了一个君主家族的兴衰,欵岁指的是丧葬的年份。作者通过媲清节和不顺应富贵的品德来褒奖君主家族中某位子孙,称赞他能够坚守传统的清节。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孙子今已长大成人,说明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的一生。接着描绘了君主家族的繁荣,拥有了三百座商店,并经历了六十个周期。这部分表达了家族的财富和兴盛,以及时间的推移。
最后,诗中提到了春天的林中柔和的风,夏天的簟上飘落的苍白雪花,以及重回尘世的一切,都不需要多言。这里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认为诸多事物都是自然的,无需多说。
整首诗通过抒发对时光流转以及人的命运的思考,展示了对人生无常和物质财富的淡然态度,主题深邃,意境清新。
爽气深秋彻九霄,凭高眼界迥寥寥。凄风但可开黄菊,零露行庆到蓼萧。
客中自有未招魂,剪纸空教夜祭门。万一相逢今夜梦,恨多应是两忘言。
王哲我,从来有些施设。道日日勤持搜秘诀。地府不愿瞥。天堂上自然观悦。蓬仙岛,如归修做彻。
阴云薄薄地无尘,清晓城南集画轮。睢苑即时裁雪霰,颍川连夜聚星辰。山眉帖汉晴光擬,莺舌寻风碎语真。芳草有情迷谢客,落花无处问秦人。樽前莫厌歌醒耳,世上偏饶泪满巾。嘉意未阑繁盛减,东皇底事惜残春。
何人妙笔起秋风,吹破枝头烂漫红。翠羽飞来又飞去,一心只在蓼花丛。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