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水飘香透蕊尘,红灯烁烁一枝春。
鼠姑倚槛虽无赖,未肯甘为近侍臣。
葛立方(?~一一六四),字常之,号懒真子,江阴(今属江苏)人。胜仲子。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十七年,爲祕书省正字。十九年,迁校书郎。二十一年,除考功员外郎。以忤秦桧得罪。桧死召用,二十六年以左司郎中充贺金国生辰使。二十七年,权吏部侍郎。二十九年,出知袁州,未几以事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七五、一七七、一八二),退居吴兴。孝宗隆兴二年卒。着《归愚集》、《韵语阳秋》。事见《韵语阳秋》自序及宋徐林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葛立方诗,以宋抚州刻本《侍郎葛公归愚集》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存五至十三卷,其中诗五卷),校以清光绪《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题卧屏十八花·芍药》是宋代葛立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沉水飘香透蕊尘,
红灯烁烁一枝春。
鼠姑倚槛虽无赖,
未肯甘为近侍臣。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芍药的美丽和高贵。芍药开放在水中,散发出香气,花蕊透过尘埃显得清晰。红色的灯光闪烁,犹如一枝春天的花朵。诗人提到了“鼠姑”,她虽然是个不三不四的女子,却不愿意成为近侍官员的妾室。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芍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高贵品质的赞美。芍药作为一种美丽的花朵,生长在水中,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象征着高雅和纯洁。与此同时,红灯的闪烁也给人一种温暖和喜庆的感觉,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勃发。
诗中出现的“鼠姑”一词是一个形象的对比,她是一个不受社会认可的女子,与芍药这种高贵的花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倚在门槛上,虽然不被看重,但她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和尊严,不愿意成为近侍官员的妾室,体现了她的坚强和自主。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词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芍药的高贵品质。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芍药和鼠姑的描写,以及花朵和人物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传递了对个体独立和自主的思考。
华表又千年,谁记驾云孤鹤。回首旧曾游处,但山川城郭。纷纷车马满人间,尘土污芒_。且访葛仙丹井,看岩花开落。
春残犹看少城花,雪里来尝北苑茶。未恨光阴疾驹隙,但惊世界等河沙。功名塞外心空壮,诗酒樽前发已华。官柳弄黄梅放白,不堪倦马又天涯。
轻邮千里给台符,晓月征骖上道初。自比汉儒恩太渥,一生龚胜恨私车。
庭前两株松,风吹一株折。朝减半庭阴,夜灭半庭月。
斩山木宁为民,焚巫尪恐伤仁。看书饥而不害,公政无惭古人。
炼矿成金得宝珍,炼情成性合天真。相逢此理交谈者,千百人中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