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谁厌僻,门掩汉祠前。
山色夏云映,树阴幽草连。
晴光分渚曲,绿气冒原田。
何日远游罢,高枝已噪蝉。
马戴,字虞臣,会昌四年进士第。宣宗大中初,太原李司空辟掌书记,以正言被斥为龙阳尉。懿宗咸通末,佐大同军幕,终太学博士。诗集一卷,今编二卷。
中文译文:
题吴发原南居
谁会厌倦了这个闲居,
门户紧闭在汉祠前。
山色依旧夏日的云彩映照,
树阴中静谧的草连绵。
晴光折射在水中的弯曲处,
绿气从原田中蒸腾而起。
何时才能结束远行的旅程,
高枝已经传来蝉的嘈杂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宁静而清幽的地方居住的场景。尽管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地方太过僻静,但作者并不会厌倦。他闭上门户,就能享受到汉祠前山色和夏日云彩的映照,还有树荫下一片宁静的草地。在晴天的阳光下,水面上的景色显得更加温暖而美丽,而原野上绿色的气息随着风飘散。然而,作者也希望有一天能结束自己的旅行,因为高处的枝头已经传来了蝉鸣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居住的环境。通过使用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僻静而宁静地方的喜爱,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离家旅行的渴望。诗中的双句短小精悍,使得整首诗句意清晰,节奏流畅。通过描述大自然的美景,把读者带入到一个宁静而和谐的境界中。整首诗情感平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安稳而宁静的向往,以及对旅行的期待和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温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新鲜事物和未知领域的好奇和欲望。
老郑东都一钜儒,未知柟树与梅殊。平生博识犹如此,何况儿曹不读书。
杨柳芙蓉旧日栽,近来堂宇更安排。湖光接得全天趣,莫遣游人鼓吹来。
萧艾秽群芳,草木纷零落。梅花我辈人,例合束高阁。
常佩了堂一则语,睢阳举似刘潞州。大朝不复见丙午,二老信然成古丘。
经言事父孝,所以事天明。疾间加再饭,梦中与九龄。
万里无云秋色静。上下天光,共水交辉映。坐对冰轮心目莹。此身不在尘寰境。扑漉文禽飞不定。勾引离人,分外添归兴。来往悠悠重记省。夜阑人散花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