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鸱夷如大壶,日醉自不妨著书。
盛酒借沽太勤劬,铸铜为榼计未疏。
古人制器俭复真,不似后世镂金银。
一罂湛湛致坐侧,时与周旋真可人。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题吴熙老古铜榼》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子云鸱夷如大壶,
日醉自不妨著书。
盛酒借沽太勤劬,
铸铜为榼计未疏。
古人制器俭复真,
不似后世镂金银。
一罂湛湛致坐侧,
时与周旋真可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名叫吴熙的老艺人制作的古铜榼。诗人欣赏并赞美了吴熙的制作技艺,以及他对于享乐和文化的态度。
赏析:
在诗的开头,诗人将吴熙制作的古铜榼比作云中的鸱夷(指古代传说中能预测天气的神鸟)和大壶。这里的鸱夷和大壶象征着吴熙的工艺造诣和他制作的古铜榼的庄重气质。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吴熙追求享乐和文化的态度。他沉醉于自己的创作和书写之中,不因此而妨碍享乐。他借酒行商,过着轻松自在的生活,同时也在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吴熙铸造古铜榼的辛勤努力。他为了制作这个古铜榼,不辞劳苦,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古铜榼的比较,表达了对古人制作器物的赞美。他认为古人制作器物非常节俭而真实,不像后世的器物那样镂金镶银,更加朴实和质朴。
最后两句描写了古铜榼的美态。一罂(指榼)清澈明亮,坐在一旁威严而可爱。它在不同的场合中时刻与人们互动,展现了它的真实价值和吸引力。
综合起来,这首诗词通过对吴熙制作的古铜榼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人制作器物的欣赏和对古代文化的推崇。诗人通过对比古人和后世的制作风格,表达了对朴实和真实艺术的追求。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古铜榼的美感和价值,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和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临邛久倦客,彭泽赋归来。念我何为者,趣时良殆哉。一身仕东观,三载寄灵台。望见故乡树,频更缇管灰。晓车愁蹇蹇,春耜负莓莓。虚名自缰锁,丰壤成污莱。目想社枌老,心知门柳摧。神阡迷马鬣,柏表被狸灾。一闻里人语,夜静成多怀。他日还燕泣,前忧成误哀。
水光先见月,露气早知秋。(见《万花谷》)。
天街欲照珠帘粉。亸辔曾相近。繁花乐事老来慵,对酒尚怜佳景。王孙年少,风流应更,无奈春愁闷。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有人惆怅,何如归好,相见凭君问。
雨气兼香泛芰荷。回舟冒雨懒披蓑。夜阑风静水无波。白酒追欢常恨少,青山入望岂嫌多。人间荣辱尽从他。
江左风流久擅名,成章掷地作金声。清新俟逸俱难及,若比前贤更老成。
尝读李义山《无题》诗,爱其音调清婉,虽极其秾丽,然皆托于臣不忘君之意,而深惜乎才之不遇也。客窗风雨,读而悲之,为和五章。一瓣芙蕖是彩舟,棹歌离思两夷犹。风鬟雾鬓遥相忆,月户云窗许暂留。波冷绿尘罗袜晓,恨添红叶翠颦秋。双鸾镜里瑶台雪,任是无情也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