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闲云逗半空,僧闲况复与云同。
梦中不向华胥路,直出无何入大通。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是宋代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片闲云逗半空,
僧闲况复与云同。
梦中不向华胥路,
直出无何入大通。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寺庙中的一片闲云,在半空中自由自在地漂浮。僧人心境宁静,与云一起享受宁静与自由。诗人表示自己不愿意在梦中追逐虚幻的华胥之路,而是直接走向无边无际的大通途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闲云和僧人的情景,传达了一种追求宁静和自由的心态。闲云象征着无拘无束的自由,与僧人的心境相得益彰。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超脱,不愿意追逐虚幻的名利,而希望直接走向广阔无垠的境界。诗中的“华胥路”和“大通”可以理解为对人生道路的不同选择,前者追求虚幻的梦幻境界,后者追求无限的开阔和通达。诗人选择了后者,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自由与宁静的境界。
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简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内心追求的向往。它引发人们对于追求自由和超越尘俗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境界升华的文化特点。
花月病怀看酒谱,云萝幽信著茶经。
翩翩为学士,冠带自成群。朝去莫来归,终岁常辛勤。盈盈发春葩,烨烨竞芳辰。飘风倏然来,零落成埃尘。黄鹄游四海,日暮集仑仑。愿言息尔驾,还居守蓬门。
金低辟老火,月琯行仲商。是为阴之中,正与日相望。浮云横相掩,人谓妒且狂。彼云初无心,此月亦何伤。水月本同体,其中根於阳。炯炯含内景,随时发辉光。天机之浅者,为人作閒忙。
隔江一带春山好。平林新绿春光老。休去倚阑干。飞红不忍看。东流何处去。便是归舟路。芳草外斜阳。行人更断肠。
行止盘盘,其乐孔多。请以是居,子如之何。
行识桄榔树,初窥翡翠巢。地蒸蛮雨接,山润海云交。讼少通华语,虫多入膳庖。不须思朔雪,梅吐腊前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