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西梵一翁双清轩》

上人碧云房,苔地不盈丈。
古石六七株,修竹覆其上。
石兄既奇秀,竹君亦高尚。
岁晚永相依,屹不染尘坱。
方参香严师,曾识牛丞相。
解鞍时一息,吾其得閒放。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题西梵一翁双清轩》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碧云房的僧人,以及他身边的苔地、古石和修竹。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上人碧云房,
苔地不盈丈。
古石六七株,
修竹覆其上。

石兄既奇秀,
竹君亦高尚。
岁晚永相依,
屹不染尘坱。

方参香严师,
曾识牛丞相。
解鞍时一息,
吾其得闲放。

译文:
住在碧云房的上人,
地面上长满了不足一丈的苔藓。
有六七株古老的石头,
上面覆盖着修竹。

这些石头兄弟非常奇秀,
修竹也同样高尚。
岁月晚年,它们永远相依,
屹立不倒,不被尘埃所染。

这位方参香严的师父,
曾经认识牛丞相。
解下马鞍时稍作休息,
我也得到了一些闲暇。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居僧人的景象,通过对碧云房、苔地、古石和修竹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状态。碧云房代表僧人居住的地方,整个环境清幽而宜人。苔地的出现暗示这个地方已经很久没有人踏足,与僧人追求超脱尘世的心境相呼应。

古石和修竹则成为诗中的主角,它们被赋予人的特质,与诗人进行了一种微妙的交流。石兄既奇秀,展示了石头的独特之美;竹君亦高尚,彰显了修竹的高贵品质。这种赋予自然物象人性特质的手法,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高境界的追求。

岁晚永相依,屹不染尘坱,表达了石头和竹子的坚韧不拔、不受凡尘之累的特质。它们在岁月的洗礼中依然屹立不倒,没有被尘埃所玷污。这种形象化的描写,也可理解为诗人对修行者追求清净心灵、超越世俗纷扰的期许。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自己,他是方参香严师的弟子,曾经认识牛丞相(指牛希济,仇远的一位老师)。解鞍时一息,吾其得闲放,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闲适和自由。这种闲放状态,也是一种修行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由的追求。

总之,仇远的《题西梵一翁双清轩》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恬淡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古石和修竹的人性化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高境界的追求。同时,诗人自身的描写也展示了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的闲适和自由。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渲染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山居画面,使人沉浸其中,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净化。

  • 《问邵武守刘无竞逊求邵武红硃三首》

    见说归装只载书,书囊拍塞载红硃。不知滴露研磨剩,惠我刀圭点易无。

  • 《客以诗为东园饮不果次其韵二首》

    东园千树簉白红,携壶满意一醉同。向来可是君宿诺,政复急雨斜惊风。县知此兴未渠尽,暖日晴云岂终吝。叩门日听长须来,老夫於子骖之靳。

  • 《乘兴》

    乘兴不拘程,悠悠任意行。小溪横木渡,何寺远钟声。野茶抽心起,山花照眼明。幽禽亦堪爱,多解自呼名。

  • 《高阳台(寿毛荷塘)》

    风袅垂杨,雪销蕙草,何如清润潘郎。风月襟怀,挥毫倚马成章。仙都观里桃千树,映麹尘、十里荷塘。未归来,应恋花洲,醉玉吟香。东风晴昼浓如酒,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燕子重来,明朝传梦西窗。朝寒几暖金炉烬,料洞天、日月偏长。杏园诗,应待先题,嘶马平康。

  • 《和前人观梅雪有怀见寄》

    相思几欲扣停云,抱疾还嗟老不文。满眼梅花深雪片,何人野鹤在鸡群。诗肩相见高如旧,酒甲而今蘸几分。且向梁园赋清景,自知才思不如君。

  • 《下雪潭雪浪亭》

    潭面摇光媚日华,水文倒影射簷牙。倚阑如在云霄上,俯看萦风万雪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