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谷索岩路始穷,隔林遥望一门通。
溪山俱在见闻外,台殿尽藏怀抱中。
像阁罘罳明海日,经幢璎珞撼天风。
劳生又逐轻舠去,珍重高僧解苦空。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题象耳山寺》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这首诗描绘了象耳山寺的景色和意境,表达了对修行僧人的敬重和对佛法解脱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转谷索岩路始穷,
隔林遥望一门通。
溪山俱在见闻外,
台殿尽藏怀抱中。
像阁罘罳明海日,
经幢璎珞撼天风。
劳生又逐轻舠去,
珍重高僧解苦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象耳山寺为背景,描绘了山寺的景色和氛围。第一句“转谷索岩路始穷”,表达了作者穿过峡谷、攀爬崎岖的山路,到达了象耳山寺的门前,意味着作者的努力和艰辛。第二句“隔林遥望一门通”,描述了从山林之中远远望见山寺的门户,给人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溪山俱在见闻外,台殿尽藏怀抱中”,表达了作者身处山寺之中,周围的溪水和山岭都在眼前,景色美丽壮观,但作者的目光超越了这些景色,将目光投射到寺庙的台殿之中,暗示了作者对佛法的关注和追求。
下面两句“像阁罘罳明海日,经幢璎珞撼天风”,描绘了山寺内的像阁,其上的佛像宛如明亮的太阳,经幢上挂满了华丽的珠宝,随风摇曳,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这些景象引发了作者内心的震撼和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劳生又逐轻舟去,珍重高僧解苦空”,表达了作者对修行僧人的敬重和渴望,他们放下尘世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解脱。作者希望珍惜和尊重这些高僧,因为他们能够帮助众生解脱痛苦和空虚。
整首诗通过描绘象耳山寺的景色和表达作者对佛法的向往,展现了山寺的神秘、庄严和超脱尘世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修行僧人的敬重和对苦空解脱的追求,给人以思考生命意义和追求内心平静的启示。
人家自沦新茗,山路行冲翠岚。今日供人行李,向来梦里江南。
日日楼心与画眉。松分蝉翅黛云低。象牙白齿双梳子,驼骨红纹小棹蓖。朝暮宴,浅深杯。更阑生怕下楼梯。徐娘怪我今疏懒,不及卢郎年少时。
早晚飞来入锦城,谁人教解百般鸣。春风红树惊眠处,似妒歌童作艳声。
金谷觞豪友,珠楼拥艳姬。南交来处悖,东市悔何追。
边穷厄未穷,复此逐归鸿。去路多相似,行人半不同。山川藏北狄,草木背东风。虚负男儿志,无因立战功。
路至墙垣问樵者,顾予云是太真宫。太真血染马蹄尽,朱阁影随天际空。丹壑不闻歌吹夜,玉阶唯有薜萝风。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金甲银旌尽已回,苍茫罗袖隔风埃。浓香犹自随鸾辂,恨魄无由离马嵬。南内真人悲帐殿,东溟方士问蓬莱。唯留坡畔弯环月,时送残辉入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