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芗林》

只为登山远,当门叠石为。
人来嗟故迹,景胜入名诗。
立鹤高过槛,欹花半在池。
百年庭际木,新长挂冠枝。

作者介绍

徐照(?~一二一一),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工诗,与同郡徐玑(灵渊)、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并称“永嘉四灵”。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遍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有《山民集》(《瀛奎律髓》卷二○),已佚。有《四灵诗集·徐照集》、《芳兰轩集》传世。事见《水心文集》卷一七《徐道晖墓志铭》。 徐照诗,以一九二五年南陵徐乃昌据毛晋影抄残宋本刻《永嘉四灵诗·徐道晖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一九二八年永嘉黄群《敬乡楼丛书》本(简称黄本)、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芳兰轩诗集》五卷本(简称明本)、清顾修读画斋刻《南宋群贤小集·芳兰轩集》一卷本(简称顾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题芗林》是宋代徐照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只为登山远,
当门叠石为。
人来嗟故迹,
景胜入名诗。
立鹤高过槛,
欹花半在池。
百年庭际木,
新长挂冠枝。

诗意:
我只是为了远行登山,
在门前堆砌了几块石头。
访客们来了会感叹这古老的景致,
美景会被诗人描述并流传下来。
高耸的鹤立于门槛之上,
低垂的花枝半倚在池塘中。
这棵已经有百年历史的树,
新的枝条上挂满了新的叶冠。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和庭院之景。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追求远行登山的心境和对美景的赞美。在诗中,诗人提到自己在门前堆砌石头,这显示了他对美景的创造欲望和对自然的热爱。描绘鹤立高过门槛以及花枝倚池的景象,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美感。最后,诗人提到庭院中的古老树木,新长出的枝条上挂满了新的叶冠,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新的希望。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山水之美,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景的敏锐观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对远行登山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让人们沉浸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蓬勃。

  • 《和洛笋小发》

    叔夜青山肯长往,不应石髓化山坚。君会箨龙才小发,恐君心未老伊川。

  • 《宝善堂为薛玄卿题》

    人孰不有母,鲜能报其恩。人孰不有弟,鲜能念同根。汉兴尺布谣,郑有誓泉言。所以忧世事,永叹鹡鴒原。缅怀宝善君,生子出孝门。幼习静室业,实为仁爱敦。百金买古宅,乃在清溪濆。堂前种荆树,堂北长慈萱。时从道园中,驾彼白鹤轩。再拜母膝下,殷勤问寒暄。季也一相接,怡然

  • 《新安钱学士以近诗一轴见贶辄成短言用叙单悃》

    早事太尉府,谬以才见论。身作邑中吏,日陪丞相尊。嵩山云外寺,伊水渡头来。泉味入香茗,松色开清樽。题诗人半醉,马上景已昏。归来属後乘,冠盖迎国门。悠悠失贫贱,苒苒历凉温。而今处穷僻,落莫思旧恩。终日自鲜适,终年长不言。已觉人事寡,惟闻鸡犬喧。东风有来信,满幅

  • 《答李任道谢分豆粥》

    豆粥能驱晚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安知天上养贤鼎,且作山中煮菜看。

  • 《催老融墨戏》

    古人惜墨如惜金,老融惜墨如惜命。濡毫洗尽始轻拂,意匠经营极深夐。人非求似韵自足,物已忘形影犹映。地蒸宿雾日未高,雨带寒烟山欲暝。中含太古不尽意,笔墨超然绝畦迳。画家安得论三尺,身世生缘俱堕甑。人言可望不可亲,夜半叩门宁复听。三生宿契谁得知,一见未言心已应。

  • 《似娘儿》

    橘绿与澄黄。今小春、已过重阳。晚来一霎霏微雨,单衣渐觉,西风冷也,无限情伤。孤馆最凄凉。天色儿、苦恁凄惶。离愁一枕灯残後,睡来不是,行行坐坐,月在迥廊。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