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光华第二春,与君同日脱凡鳞。
何知素领分符地,却见青云共榜人。
千重使移行府重,一觞欢伯故俦亲。
言诗击节兼风义,且欲因声附翠珉。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提刑张司封同年垂访别郡以诗为谢》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司封的离别之情和对其文才的赞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圣光华第二春,
与君同日脱凡鳞。
何知素领分符地,
却见青云共榜人。
千重使移行府重,
一觞欢伯故俦亲。
言诗击节兼风义,
且欲因声附翠珉。
这首诗的诗意是,作者和张司封一同在明君的庇佑下,摆脱了平凡庸俗的生活,进入了崭新的境界。作者不禁感慨,原来张司封的才华出众,已达到了可以与他一同获得仙人之名的地步。尽管张司封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员,但他的才能远超常人,已然跻身于青云榜上的人物之列。
诗中还提到了作者与张司封的离别。在分别之际,作者对张司封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作者提到了张司封的文才,他的诗歌不仅能打动人心,而且表达了高尚的风义。作者甚至渴望自己的声音能附着在张司封的诗篇之中,与他的才华相映成趣。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离别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张司封的崇敬和对他才华的钦佩。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高尚文化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用词简练,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风采和情感世界。
晦庵寄我溧阳书,报道今为建业居。作客遽经三岁久,赋诗应尽六朝余。莫将明月夸鱼目,自昔盐车羡蹇驴。期子归来趁鲜健,老无筋力事犂锄。
花叶自低昂,攀折人不舍。偷实定短人,朔辩愧黄马。
芙蓉开过雨初晴。曲池平。画桥横。耿耿银河,遥下蘸空明。一舸吴松归未得,聊共住,小蓬瀛。问君何事引前旌。趣归程。背高城。鱼鸟三年,谁道总无情。试遣他年歌此曲,应尚记,别时声。
何处春来,试烦君向钗头看。舞翻飞燕。已拂春风面。白玉圆钿,酌酒殷勤劝。深深愿。愿长□健。岁与春相见。
六用门头,力战争夺,钥杀贼阵云横。群魔窜入藕丝孔,竟挽天河洗甲兵。凌烟阁就,汗血功成。高枕圆蒲尘梦破,隔窗幽鸟话升平。灼然如是,千圣同盟。诸禅德,若也脚跟浮逼逼,画堂立变铁围城。
少小有高志,思与古人亲。二十学文史,三十穷典坟。坐观世间事,抱火厝积薪。此心虽炯然,不敢以告人。君门深九重,欲陈谅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