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徐寿画牛》

此大武者,二十八蹄。
茂树之下,丰草萋萋。
牧童且嬉,夕阳未西。
何如桃林,归去来兮。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题徐寿画牛》是宋代仇远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这头雄壮的牛儿,有着二十八只蹄。它站在茂密的树下,周围是繁茂的青草。牧童们正在欢乐地嬉戏,夕阳尚未西沉。真是多么美丽的桃花林啊,我该回去了。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的场景,以牛儿为中心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牛儿作为农民劳作的伙伴,被赞美为强壮而有力的存在。诗人通过描绘树木葱茏、青草丰美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丰饶。牧童们的欢乐嬉戏和夕阳的余晖,更增添了诗意的愉悦和温馨。最后,诗人以桃花林的形象表达了对这样美好景象的向往和归去之情。

赏析:
《题徐寿画牛》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画面。诗人通过描述牛儿的形象,展示了牧民与牛的密切关系,以及牛在农耕生活中的重要性。茂盛的树木和丰美的青草,营造了一个宜人的环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丰饶。牧童们的嬉戏活泼欢乐,与夕阳的余晖交相辉映,给人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感觉。最后,诗人以桃花林的形象进行比拟,表达了对这样美好景象的向往和渴望回归自然的情感。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宁静,展示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妙,与诗人一同沉浸在宁静愉悦的田园氛围中。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呈现出一种恬静、闲适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宁静美好生活的追求。

  • 《听琴》

    午睡谁扣门,隔篱唤童子。童子走来报,一二琴首士。摘茗烹沙铫,推窗拂石几。高山流水音,屡弹不肯止。我心本虚淡,无用宫商洗。渊明未尝弦,妙趣岂假此。道士颇不乐,指衣抱琴起。

  • 《赠张听声》

    论士平生妙和神,是谁无此耳轮囷。唤钟作瓮皆堪笑,自是渠侬听不真。

  • 《东归有感》

    路断江淮已足忧,繁华犹自说苏州。万人金甲城头骑,十丈朱旗郡里楼。麋鹿昔游何处草,雁鸿不似去年秋。忍将一掬东归泪,付与娄江入海流。

  • 《烟雨馆》

    红白桃花褪半梢,绿阴汪浅未全交。橹摇远岸日相射,扇落闲阶风自敲。

  • 《次胡长彦司户韵为其生日寿长彦新授桂掾》

    丁年笔力斡千钧,齿宿于今意转新。樱伐广陵聊作赋,梅开桂岭定宜人。暂从南极通冠冕,会向东方领缙绅。菊有黄花潭有水,愿寻汉事寿佳辰。

  • 《又和宋侯三首》

    铃斋教令得民和,月色今宵十倍多。节物人家俱插柳,霁华田舍可鞭禾。坐中客醉僛僛舞,陌上花开缓缓歌。老子尚堪牵率在,夜归已有木鱼过。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