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
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馀玄度得相寻。
李颀,字粹老。少举进士,后弃官爲道人,遍歷湖湘。晚居临安大涤洞天。善丹青,神宗熙宁间尝画春山横轴且书诗于后,投杭州通判苏轼。事见《苏轼诗集》卷一一《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注。
《题璿公山池》
遁迹庐山岑,
开士幽居祇树林。
片石孤峰窥色相,
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
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
惟馀玄度得相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的僧人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状态。他在庐山的岑峰间,找到了一个幽静的禅室,他的思绪所到之处,都是大自然中的美景和安宁。他在山间观赏孤峰和片石的景色,夜晚清池中皓月的照耀更是映照出他的禅修心境。他自由自在地指挥如意,彷佛天花从天而降,他可以坐卧于闲房之中,在春草茂盛的地方静下心来。在这个清净的境地中,他不再被俗世的纷扰所影响,只有玄妙的境界才能与他相互理解交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在大自然中寻找到的宁静景观,表达了主题思想是隐居寻求内心平静。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美丽姿态,以及僧人自由自在的心态和禅修境界,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的深刻理解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表现了大自然的静谧和人的安逸,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将内心的宁静传递给读者。此诗运用了清新淡雅的描写手法,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展示了唐代僧人隐居生活的理想状态。
雪月共高寒,求多意未阑。林逋五品服,宋璟九还丹。老友松筠健,贤宗鼎鼐酸。任渠蜂蝶闹,难作武陵看。
日晚长秋帘外报,望陵歌舞在明朝。添炉欲爇熏衣麝,忆得分时不忍烧。日映西陵松柏枝,下台相顾一相思。朝来乐府长歌曲,唱著君王自作词。
瑞气绕宫楼,皇居信上游。远冈连圣祚,平地载神州。会合皆重译,潺湲近八流。中兴岂假问,据此自千秋。寥泬敞延英,朝班立位横。宣传无草动,拜舞有衣声。鸳瓦霜消湿,虫丝日照明。辛勤自不到,遥见似前程。处处是欢心,时康岁已深。不同三尺剑,应似五弦琴。寿笑山犹尽,明嫌
枝上稀疏地上稠,忍看红糁落墙头。风流别乘多才思,归趁西园秉烛游。
仿佛蟾蜍影,萧然蟋蟀声。秋随桐叶倒,心与鬓毛惊。旧出斑无数,新添白几茎。百年成底事,揽镜若为情。
晴江暗涨岸吹沙,山畔船冲树杪斜。城郭半淹桥市闹,鹭鸶缭绕入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