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湲绕门水,未省濯缨尘。
鸟散千岩曙,蜂来一径春。
杉松还待客,芝朮不求人。
宁学磻溪叟,逢时罢隐沦。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后。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歷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因以名其集。集二卷,今编诗十一卷。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国圉师之后。登太和六年李珪榜进士第。补诗二首。
诗词的中文译文:
宣州元处士幽居
潺湲绕门水,
未省濯缨尘。
鸟散千岩曙,
蜂来一径春。
杉松还待客,
芝朮不求人。
宁学磻溪叟,
逢时罢隐沦。
宣州元处士幽居的淡水绕过他的门前,
他还没有来得及洗净袍缨上的尘土。
鸟群开始散去,岩石上泛起朝阳的曙光,
蜜蜂沿着一条小径来到这个春天。
杉树和松树还在等待着客人的到来,
草药依然茂盛,不需要人来添补。
不如学习那位隐居在磻溪的老人,
逢到时机就结束隐居的生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隐士的幽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禅宗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呈现隐士的生活状态。潺湲流动的水和清澈的空气代表了自然的纯洁和宁静,也象征了隐士心灵的净化和放松;鸟群散去和岩石上的晨曦则暗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生活依然在继续,而蜂群的到来则象征着丰收和充实的季节。
诗人以隐居的士人为例,表达了对名利浮华的厌弃和对清净世界的向往。杉树和松树作为寿命较长的树木,等待着客人的到来,象征着隐士苦心寻求和等待真正的朋友。而草药依然茂盛,不需要人来添补,象征着自然的自足和自我滋养。
最后,诗人以学习磻溪叟的方式作为结束的建议。磻溪叟是一个隐居山林的老人,他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生活,灵活地把握时机。诗人借用磻溪叟的形象来表示逢时就罢隐沦,隐居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人生的变化,而不是永远与世隔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隐士的表现,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生活方式和对清静世界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需要适时调整和变通的思想。
手种梅无恙,苍苔满树身。可怜开较早,不待远归人。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重楼燕子隔天涯,五柳阴疏未聚鸦。十日春寒淹雨雪,几番风信到梨花。横塘水长听莺处,小巷泥深卖酒家。多少朱门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
自笑荒才非世用,功名都付悠悠。断肠怕上夕阳楼。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日月未知忙底事,东生又复西流。古人不见使人愁。秋兰无处采,流水满芳洲。
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
路入永宁方午阴,禅师聊复坐沉吟。欲将门外葫芦水,倒作田间三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