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墨消磨顾陆余,开元一一数吴卢。
本朝唯有宗元近,国本长留後世模。
出世真人气雍穆,入蕃老释面清癯。
居人不惜游人爱,风雨侵陵色欲无。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这首诗词是苏辙的《题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二武宗元比部画文殊玄奘》,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遗墨消磨顾陆余,
开元一一数吴卢。
本朝唯有宗元近,
国本长留后世模。
出世真人气雍穆,
入蕃老释面清癯。
居人不惜游人爱,
风雨侵陵色欲无。
诗意:
这首诗词赞美了郾城彼岸寺中的文殊玄奘画像,表达了对文殊玄奘的敬仰和钦佩之情。诗中描述了文殊玄奘的真实形象和境界,以及他对人们的影响和感召力。诗人苏辙通过描绘文殊玄奘的形象,表达了对他的景仰和尊敬,并表达了自己对他所代表的思想和精神的赞赏。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独特的笔触,描绘了文殊玄奘的形象和品质。首句“遗墨消磨顾陆余”,表达了文殊玄奘的画像已经历了岁月的洗刷,但依然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接着,“开元一一数吴卢”,意味着在众多画像中,只有这一幅画像能够展现出文殊玄奘的真实风采。诗人称他为“宗元近”,表示他是当时宋朝的杰出人物,也是后世所借鉴和模仿的榜样。
接下来的两句“出世真人气雍穆,入蕃老释面清癯”则揭示了文殊玄奘的人格和精神境界。他出世为真人,气质庄重肃穆;而在蕃地传教时,他已年迈,但依然面容清瘦,表现出他的坚韧和顽强。
最后两句“居人不惜游人爱,风雨侵陵色欲无”表达了文殊玄奘的影响力。他在寺庙中居住时,被当地人所珍爱,而即使在风雨中,他的形象依然不受侵蚀,色彩依旧鲜明,显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仰。
整首诗词通过对文殊玄奘画像的描绘,展示了他的崇高和伟大,同时也表达了苏辙对他的敬仰和推崇之情。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形象的描绘和对细节的把握,展现了文殊玄奘的风采和影响力,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想启迪。
胜地开杰观,大川壮重关。使者领我来,共此须臾閒。玉节照绿野,银瓶落青纶。酒酣望八极,气豪吞百蛮。俯窥二江水,远指三峨山。遂令苍茫外,尽在顾盼间。崔嵬凌云寺,缭绕含风湾,洲渚递隐见,烟霞渺斓斑。静看浮鸥没,坐数昏鸦还。作者必磊落,后来莫能攀。不减鹳鹊楼,可想
龙焙黄封锡有功,谨严正味德相同。便知钧播无求备,更借扶南两腋风。
不论城外与城中,时节欢然一笑同。棠棣花残紫荆老,可无书札问孤鸿。
群山起伏朝灵岳,恰似千官奉至尊。吴蜀未平宜假手,顾将馀力致乾坤。
家住稽山剡水头,陈玄毛颖忆同游。荣封楮国金符在,尺素修成五凤楼。
既人能事人,又焉能事鬼。人鬼虽不同,其理何尝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