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偃溪闻长老尧民击壤图》

炊烟万井着僧居,人在康衢画不如。
寄语偃溪崖淡墨,图中添我一柴车。

作者介绍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爲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復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謚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爲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九卷。

作品评述

《题偃溪闻长老尧民击壤图》是宋代郑清之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偃溪闻长老尧民击壤图为题材,描绘了一幅僧人在炊烟弥漫的山间居住的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画的思考和寄托。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炊烟弥漫在万井中僧人的居所,
人们在繁忙的街道上画不出这样美好。
我寄托着心愿写下偃溪崖的淡墨,
在这幅图中加入了我一辆柴车。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偃溪闻长老尧民击壤图所描绘的僧人居住景象的赞美和思考。炊烟弥漫的山间,不同寻常的僧人居所,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与繁忙的康衢相比,这样的生活更加美好,人们无法用画笔表达出来。诗人寄托自己的心愿,通过写作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一句“图中添我一柴车”,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自己的存在融入到这幅画作中,与这种宁静的生活方式相融合。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间僧人的居住景象,展示了诗人对于宁静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写作,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将自己的存在融入到这幅山水画中,与这种宁静的生活方式相融合,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词以简洁、清新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 《春雪和袁望回三首》

    谁谓过残腊,余寒遂有涯。雪来风益横,冰着雨还加。万里隋堤絮,千山庾岭葩。袁门晨尚闭,剡艇夜应拿。百蛰犹含土,群芳敢放芽。娇红还玉茗,新绿借金沙。力胜榴花酒,功高雀舌茶。人心愁甚矣,天意欲何耶。好放朝阳出,休从宿雾遮。青腰诚念我,明日变霜华。

  • 《和穆父新凉》

    家居妻儿号,出仕猿鹤怨。未能逐什一,安敢抟九万。常恐樗栎身,坐缠冠盖蔓。受恩如负债,粗报乃焚券。但知眠牛衣,宁免刺虎圈。清风来既雨,新稻香可饭。紫螯应已肥,白酒谁能劝。君今崔蔡手,政比张赵健。三公行可致,一语先自献。幸推江湖心,适我鱼鸟愿。

  • 《杂曲歌辞·妾薄命》

    不惜十指弦,为君千万弹。常恐新声至,坐使故声残。弃置今日悲,即是昨日欢。将新变故易,持故为新难。青山有蘼芜,泪叶长不干。空令后代人,采掇幽思攒。

  • 《送陆澧仓曹西上》

    长安此去欲何依,先达谁当荐陆机。日下凤翔双阙迥,雪中人去二陵稀。舟从故里难移棹,家住寒塘独掩扉。临水自伤流落久,赠君空有泪沾衣。

  • 《峡山晓起》

    隔林清磬渐无闻,已有睛晖映瀫纹。扫径不妨留鹤迹,开门只许到鸥群。寒峰独透千层雪,野水双勾一抹云。手启香函看宿火,碧烟袅袅古花文。

  • 《题净因壁》

    瞑倚蒲团卧钵囊,半窗疏箔度微凉。蕉心不展待时雨,葵叶为谁倾夕阳。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