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杨如晦二画·蜀道图》

山钩树白何年岁,流瀑可听下无地。
行人愁绝却无愁,始信宜歌蜀道易。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题杨如晦二画·蜀道图》是宋代晁说之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蜀道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蜀道的赞美和对旅行的愉悦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山钩树白何年岁,
流瀑可听下无地。
行人愁绝却无愁,
始信宜歌蜀道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蜀道的壮美景色。首句“山钩树白何年岁”,通过山峦起伏、树木苍翠的描绘,展现了蜀道山水的壮丽景色。接着,“流瀑可听下无地”,形容了瀑布的声音如此之大,仿佛没有尽头。这一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蜀道的雄伟和壮丽。

接下来的两句“行人愁绝却无愁,始信宜歌蜀道易”,表达了作者在蜀道旅行中的心境。行人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愁绪消散,心情愉悦。这种愉悦的感受使作者开始相信,蜀道的旅行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值得歌颂。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蜀道的壮丽景色和旅行的愉悦之情。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蜀道的雄伟壮丽,以及作者对蜀道的赞美和对旅行的愉悦之情。

  • 《物外亭》

    飞宇冠苍岑,盘盘上百寻。风含太虚爽。云作下方阴。坞桂寒仍燠,岩猿暝始吟。知君有高兴,天壤共登临。

  • 《读景炎福州诏书》

    多难兴邦海舰移,忽逢祀夏配天诗。小臣不死留双眼,东向行都望六师。

  •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乱》

    (古有乱王,肆极凶虐,乱亡乃已,故为《至乱》之诗二章二韵十二句)嘻乎王家,曾有凶王,中世失国,岂非骄荒。复复之难,令则可忘。嘻乎乱王,王心何思?暴淫虐惑,无思不为;生人冤怨,言何极之。

  • 《上谷歌八首上楚中丞》

    阳河西带镇宁流,顺圣川南是蔚州。比岁凶荒犹在眼,向来荼毒几曾收。灵关背出红沙岭,直峪斜通白草沟。封殖紫荆端在此,仓场刍粟可深筹。

  • 《将赴京师,留题孙处士山居二首》

    草堂近西郭,遥对敬亭开。枕腻海云起,簟凉山雨来。高歌怀地肺,远赋忆天台。应学相如志,终须驷马回。西岩有高兴,路僻几人知。松荫花开晚,山寒酒熟迟。游从随野鹤,休息遇灵龟。长见邻翁说,容华似旧时。

  • 《燕京春暮寄山中人(二首)》

    蚕熟柔桑更绿,莺啼小麦初黄。吃饼且随燕蓟,缲丝空忆荆杨。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