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
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
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
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
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
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
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题遗爱寺前溪松》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
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
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
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
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
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
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
译文:
平卧在小石溪旁的长松树,
静静地对着流水,与高峰齐平。
翠绿的树冠像烟雾笼罩,花朵被雪压低。
我与僧人坐在一起,享受清静的影子,借鹤停在稳定的树枝上。
用笔描写松树的形态难以捕捉,弹琴偷听乐曲易迷失。
在炎热的夏天,微风吹拂着松树,晴夜露水凄凄清冷。
独自对这片树林产生了感悟,闲步在周围形成小径。
请勿砍伐这些栋梁之材,留着它们陪伴幽静的栖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中溪流旁的景色,以及诗人与僧人共同坐在松树下的情景。诗人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松树、流水和高山的观察和感受。
诗中的松树形象威严挺拔,与流水和高峰平齐,给人以宁静和高远之感。松树的翠绿树冠被比喻成烟雾密布,花朵则被雪压得低垂,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诗人与僧人在松树下坐着,享受着清静的氛围,这里的影子为他们带来了宁静和安逸。鹤停在树枝上,与松树形成和谐的画面,给人以亲近自然的感觉。
诗人用笔写松树的形态难以捕捉,弹琴偷听乐曲易迷失,表达了松树的形象和音韵之美难以准确描绘和捕捉的思考。
诗末,诗人对这片松树林产生了感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和体悟。他提醒人们不要砍伐这些栋梁之材,保留它们与自然共同存在,作为幽静的栖居。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松树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高远之境的向往。通过与僧人的交谈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诗人传达了珍惜自然、保护环境的主题。这首诗词展现了白居易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宁静与清净生活的向往。
我作长沙客,诸公多与游。闻风亦云旧,识面怅无由。忽辱高轩过,仍蒙古句投。偶从旁舍去,不办小淹留。
酒染凝腊密染香,一枝聊发次公狂。小楼准拟来仟驭,明日红云绕树芳。
陵柏无心竹变秋,不能同戚拟同休。岁寒焉在空垂涕,覆水如何欲再收。
玉帐宏开会众英,崭崭头角露峥嵘。人才数半凌烟赞,姓氏推先月旦评。桂子风前鹏翮健,梅花雪外马蹄轻。两魁衣钵须争继,联辔归来昼锦荣。
百尺楼高燕子飞,楼上美人颦翠眉。将军一去音容远,只有年年旧燕归。春风昨夜来深院,春色依然人不见。只余明月照孤眠,回望旧恩空恋恋。
佳月好风天,诗来眼豁然。定心生古韵,淡态洗春妍。一面总如旧,五言相结缘。尚能茅屋下,剩把巳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