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君不喜仕,又不游州里。
今日到幽居,了然知所以。
宿君石溪亭,潺湲声满耳。
饮君螺杯酒,醉卧不能起。
见君五老峰,益悔居城市。
爱君三男儿,始叹身无子。
余方炉峰下,结室为居士。
山北与山东,往来从此始。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题元十八溪亭(亭在庐山东南五老峰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诗人来到山中亭子的景象,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往事的感慨。
中文译文:
怪奇的君子不喜欢官职,也不喜欢游玩于州里。
今天来到幽静的居所,豁然明白原因所在。
宿友人建在石头溪亭中,流水的声音充满耳边。
与友人共饮螺杯酒,喝醉后躺下就爬不起来。
看到友人五老峰,更加后悔住在城市。
热爱友人的三个儿子,才悲叹自己没有子嗣。
我立在炉峰下,决心成为隐士。
山北和山东,往来频繁从今开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简朴逍遥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繁华的疲倦。诗中的亭子和山水景色成为诗人追求心灵自由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渴望,以及对逃离尘世纷扰的向往。
诗中螺杯酒和友人五老峰的描写,揭示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他喝醉后无法离开友人的亭子,展现了他情意之深和对友情的执着。而看到友人的孩子,他则开始悔恨自己没有子嗣,表达了对传宗接代的渴望和对身份认同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关怀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山水居住的向往,展示了他们对自由人生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疲倦。
庆典施恩及万方,老臣遭遇亦非常。顿加多邑惭非称,倍进崇阶惧莫当。自念生来无此望,却忧福过有余殃。病躯莫效循墙避,且上天庭控免章。
端忧伤逝者,花事欲如何。春色愁边少,悲悰酒后多。溪桃方著脸,区木渐成窠。拟作开眉计,何当扫障魔。
净居都葺了,余地盖斯堂。不用栽萱草,无忧可得忘。
屐齿遍庭深,时为拥鼻吟。微风引竹籁,斜月转花阴。静赏应难极,孤怀自不禁。苍然小池上,烟露达青岑。
长风起秋色,细雨含落晖。夕鸟向林去,晚帆相逐飞。虫声出乱草,水气薄行衣。一别故乡道,悠悠今始归。
北溪真有道,出语涵芳鲜。觉彼群迷句,真与梅争妍。一花一太极,极立形气先。逋仙名浪得,未必知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