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公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
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歷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復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僕射,谥曰文。德舆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而醖藉风流,自然可慕,为贞元、元和间缙绅羽仪。文集五十卷,今编诗十卷。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畧阳人。元和十三年八月,以病自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补诗一首。
《题云师山房》是唐代权德舆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云公兰若的深山里,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松木殿,
微风轻拂着。
试问那空门中的清净心,
就像莲花不沾染秋潭的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云公兰若的山房景象,以及其中隐含的禅宗思想。诗人通过描写深山中的景物,表达了对清净心境和超脱尘俗的追求。云公兰若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象征着超凡脱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僧侣形象。
赏析:
1. 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中通过描绘深山、明亮的月光和微风,展现了山房的宁静和美丽。这些景物与空门中的清净心相呼应,强调了与自然的融合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
2. 空门清净心的思考:诗人通过“试问空门清净心”的问句,探讨了修行者在追求心灵自由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难题。清净心在佛教中是一种追求的境界,诗人希望能够超越尘世的纷扰,达到内心的宁静。
3. 莲花的象征意义:莲花在佛教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纯洁和超越。诗人通过比喻莲花不沾染秋潭的水,表达了追求清净心灵的愿望。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房的美景,以及其中蕴含的禅宗思想。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境界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清净心灵和追求自由的渴望。整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象征意象的运用,营造了一种宁静、超然的氛围,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
骑曹公事日纷纷,荀令香炉欲罢薰。冷雨定知还作雪,好山无奈只藏云。看花便沉名何用,劝酒谁能耳不闻。岁晚官仓尘满眼,只应清坐独输君。
苜蓿枯时霜雪深,峻赠瘦骨病侵寻。高蹄岂复腾骧意,眵目终存舐犊心。
醉醒醒醉。凭君会取皆滋味。浓斟琥珀香浮蚁。一入愁肠,便有阳春意。须将席幕为天地。歌前起舞花前睡。从他兀兀陶陶里。犹胜醒醒,惹得闲憔悴。
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欲知别后相思意,回看罗衣积泪痕。
初爱寒香一朵斜,又逢奇朵出高了。折来折去花多子,忘却前花与後花。
乾坤主宰妙难窥,识破倪便万可知。阳动於阴分太阴,剥穷必复露真机。化工自有经纶处,生意元无间断时。万象皆春从此始,细参羲画究精微。